13年陈招娣追悼会:陈忠和、郎平来送别,袁伟明一句话让队员泪崩
沿着杭州城北的320国道,在郁郁葱葱的半山风景区下,有一个叫做“水洪庙”的地方。
去年和今年的4月1日,杭十中都组织了师生来到这里,沿着蜿蜒的公路走上安贤园,直到陵园山腰,一座树立在道路旁两三米远的半身雕像处。
雕像是一名一手扶腰,一手抱着排球的女将,底座的墓碑前后,也立着排球形状的座脚。前来拜祭的师生们除了鲜花之外,还必定要将一个崭新的排球放到墓座中央,才算完成了今年的探望。
这位安息在此的前辈,就是杭十中1971届校友,40年前以“五连冠”横扫世界,威风凛凛的老女排之一,“女排将军”陈招娣。
今年是陈招娣去世的第9个年头。
病床前头话女排
2013年2月,著名女排教练朗平率领自己执教的广东恒大队来到北京,参加全国女排联赛甲A赛事。
一场比赛日之后,朗平抽空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一间病房,床上躺着的,正是重病在身的老队友,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陈招娣。
一见到郎平的面,陈招娣第一句话是:“我昨天看你的比赛了”“你应该这么这么打,不能那么那么打…”
郎平对此很是震惊,她知道陈招娣的病情并不乐观,本来打算带着一肚子安慰的话来探望,没想到一谈到排球,陈招娣的活力又和健康时一样。
“你都病这么重了,怎么还看比赛?”郎平问道。“你们的比赛,我都看。”陈招娣干脆利落地回答说。
陈招娣为何如此关注朗平的比赛?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她是朗平曾经住在同一个宿舍里的前辈兼队友,像今天一样手把手地教导朗平,使她得以在载入史册的“老女排”名单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朗平知道,陈招娣的心里还有一件不需要说出口,就已经托付给郎平的大事。
朗平回到中国执教广东恒大是在2009年。
而就在前一年,在中国人家门口举办的2008北京奥运会上,万众瞩目的中国女排不幸败在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手下,仅仅取得第三名的成绩。
一时间郎平被推到风口浪尖,争议四起。当时陈招娣就在奥运现场,作为特邀嘉宾一起解说女排比赛,当然也亲眼目睹了令自己无比心碎的一幕:老女排的辉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
奥运结束后,朗平没有续签与美国队的合同,直接回国为俱乐部执教。
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这场危机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加深,中国女排竟然又输给了上一届的手下败将日本队,名次滑落到第五名。担任特邀评论员的郎平不甘和失望都写在了脸上。
在这中国女排“存亡危急之秋“,女排领导反复多次向朗平发去邀请,希望她能重新出山扭转乾坤,但因为重重顾虑,朗平一直没有做出决定。
直到探视结束,朗平才发现在两人谈话之间,陈招娣一个字也没有说到自己的病情,满心满眼,她说的都是女排比赛中训练战术的不足。
话虽未明说,陈招娣的心思已经明白无误。距离下一届奥运会还有3年,陈招娣把希望都放在了朗平身上。
失约的春天
陈招娣和朗平之间这场对话的直接见证者,是陈招娣的女儿郭晨。
除了郭晨,谁也难有这样的危机感:看似功成名就,英姿飒爽的母亲陈招娣,其实生命远比一般人要脆弱得多。
陈招娣曾经告诉女儿,“我给你争取了20多年,要不然,你可能在很小就没有母亲。”这不是母亲故意吓唬她。
陈招娣怀上郭晨是在1986年,她在四川训练女排的过程中。但是比孕检结果更早几年拿到手的,是一份“类直肠癌“的诊断书,这个绝症陈招娣的父亲、哥哥、姐姐都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