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就没事了吗?防治全解析
周二早上刚到诊所,看到一张熟悉的脸。王奶奶前两天来我院就诊,因背部突然剧烈疼痛,确诊为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入院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出院的时候,我甚至还夸手术效果好,真的很痛苦,也很开心。出院时,指导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患者欣然同意。今天又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估计又要崩溃了。
当患者被仔细询问是否有规律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时,家属表示因为大家都太忙,老太太不能按时给药。今天早上,她不小心闪了一下腰,突然疼痛难忍。她赶紧请假,把老太太送了过来。赶紧安排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另一个椎体骨折,我们再安排住院。患者家属不解:上次手术很有效,为什么又断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发病率跃居慢性病第三位,成为无声的“流行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据骨质疏松基金会最新研究,我国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6.6% ~ 19.3%,平均为13%。根据2018年我国首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目前,中国约有61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2.12亿骨质疏松症或低骨密度患者。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据估计,全球有1/2的老年女性和1/3的老年男性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骨折患者。据统计,全球每3秒钟发生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每22秒钟发生一例脊柱骨折,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大大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严重危害。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骨折越多,再次骨折的风险越大。骨折后的第一年是再次骨折的高危阶段。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如果术后不采取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3~4个月后再骨折的发生率是首次骨折的4倍。术后定期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复发风险。
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再骨折的风险。目前,双磷酸盐和地单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总之,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一次骨折虽然手术效果好,但术后如果没有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很容易再次发生骨折。一旦再次发生骨折,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希望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原发骨折患者的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术后给予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尽早干预,坚持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规范的随访和监测,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继发骨折的风险,最终使患者受益。
新疆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郭进行了科学检查。
由“达到医疗保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