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宇宙起源的非常重大的课题。核心就是研究中微子振荡。现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给中微子3种味道的重量排序,这个方面最有可能出成果的是德国的Catering实验。事业时间来到2006年的10月,德国人天生就不怕下死功夫,所以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了不起的科研成果。 他们造了一个个头巨大重达200多吨的光谱仪。从地图上看,制造工厂和实验室的距离呢,只有350公里,但是因为个子太大了,陆路运输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能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海上运输走了8600多公里才走到。
在2019年的时候,Catering给出了第一批研究成果,将电子中微子质量的上限设定为1.1个电子伏特。这个质量有多小呢?不到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所以说中微子的飞行速度能够接近光速啊,也是这个道理,就是因为它的质量太小了。通过测量中微子的质量,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去印证宇宙大爆炸的模型。

宇宙大爆炸
假如天文学家们根据测量宇宙的密度推断出中微子的质量与在实验中直接测量中微子的质量不一致,那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那就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可怕结果,那很可能意味着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是错的。
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就能理解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拼命的研究中微子。可以说,中微子是解开宇宙之谜的一把钥匙。日本的超巨型神冈探测器、德国的Catering、中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美国的冰立方天文台,都是最有潜力取得重大发现的实验室,而且他们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可以相互的印证,争取早日解开中微子之谜。
如果有一天科学家们突然宣布说,宇宙大爆炸理论不对,那么最有可能挑战这个理论的,目前来看就是中微子的研究。最后呢,咱们再说一句题外的话,对宇宙大爆炸理论进行挑战,还有一位美国的女科学家叫劳拉霍顿,她通过数学计算黑洞根本就不存在这个理论,现在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非常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