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偏重“我认为好”。1:比较看重画面。但是拍摄人员不稳定,在采光等效果上也一般。2:把有料放在第一位,希望输出干货,为了增加干货对用户的吸引力和理解度,前期对短视频后期制作的要求也较高,这都是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3:比较看重内容的正确,比如脚本的正确,尽量保持法律的严谨性,因为看重正确,在录制时也不够自然。
中断了半年,到了2022年1,2月份重新拍摄,我们就把让用户“轻松”放在第一位,相应就不需要强调后期制作了。爆的两条一条是对人生的理解“人生是什么”,浏览量8.9万,一条是对管理的理解“管理者要承认人的自私”,浏览量5.9万。都不是笔者以前念兹在兹的股权干货。这两条视频也体现了笔者的优势,年过不惑,爱思考。
快乐是第一生产力。当大家在看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时并没有抱着学习的预期的。笔者想输出干货,把短视频用户当成股权需求者了。企业家必须要学股权吗?企业家不优化自己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做股权激励公司就经营不下去了吗?答案当然是“不是的”。重要的是让用户对你的号产生兴趣,先关注你的号。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做此复盘是为接下来短视频项目运营建立更可靠的目标与策略,为什么要继续做下去,因为视频号的投入取得了一些成果:维护了自己的私域粉丝,也通过短视频结识了新朋友,有料的内容肯定会获得新老朋友的认可。
坚持做下去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笔者从事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咨询服务,单个项目均价在20万左右。客户画像一般是企业年利润千万以上,或者估值1亿以上。但大量没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企业有很强的股权学习需求。同时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很多能引起用户兴趣但并无营养甚至有毒的股权内容。比如“创业千万不要股权平分”,废话,谁不愿意一股独大,不能一股独大就不创业了?比如牵强附会大谈“股份与股权的区别”。我们为何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输出有趣且有料的短视频内容。让理想变为现实是对创业者最大的奖赏。
在大概2005年左右,身边朋友想做淘宝,笔者讲现在淘宝竞争多激烈啊,劝他不要做。后来知道很多淘品牌比如韩都衣舍当时还没成立呢。朋友,什么时候开始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趋势,使命,目标,策略和never never give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