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会循环往复,别忘了,Luna(UST)也是踩着AMPL、ESD、BAC等老一代算法稳定币的“尸体”走过来的。只不过Luna的规模史无前例,2000亿元的市值瞬间清零。即使对清零现象见怪不怪的币圈老人,也被狠狠震惊到了。
Luna“已死”,但加密货币的生态仍在,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更加蓬勃。如果加密世界现在没有消失,那么Luna的后辈大概率会出现一个更疯狂的存在。而那时候,对于赌徒而言,又将是一场无比凶险却又酣畅淋漓的多空大战。
有意思的现象是,在Luna一年有余的发展过程中,不少业内知名人士公开指出它就是庞氏骗局。但是它仍被支持者们炒上神坛。他们有的是被Luna为提供的20%的高额利息所迷惑,还在于有些人被Luna所构造的“梦想”窒息住了。
它在梦中构画了一个短期内注定无法实现的蓝图:打造一个独立、“去中心化”的央行。
更有意思的是,至少目前来看,和历史上诸多庞氏骗局一开始就是想圈钱不同,Luna的创始者们和拥趸们似乎都在努力将这个模式跑通。为此据说创始团队成立的基金还付出了30亿美元的资金,希望能挽回局势。
Luna的崛起和陨落,不仅仅是一个庞氏骗局,还是一场大型社会实验、一场镜花水月的梦。
一场破碎的“央行梦”
而之所以算法稳定币能源源不断吸引人们加入,并且获得那么多拥趸,也正是因为许多人认为他们有一丝丝成功希望。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基石,它怀着去美元化的愿望而诞生。然而目前加密货币流通的更多是USDT、USDC等与美元深度挂钩的中心化稳定币。
目前已经成功的项目(经历了两次牛熊市),都是牺牲了“去美元化”的长远目标,放弃梦想安心赚钱,选择了中心化稳定币这一赛道。而Luna等“后起之秀”则选择了“去中心化的稳定币”这一赛道,而且一度成为仅次于USDT、USDC的世界第三大稳定币。
如果说USDT、USDC是加密世界的“大型商业银行”,那么UST(Luna)背后的公司想要的角色则更加宏大——央行。
人们都理解商业银行有多么的赚钱,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对Luna如此趋之若鹜。一旦成功,收益还在其次,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将是巨大的——如果智能合约就能保障人们安全、高效的金融交易,那么,银行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吗?
加密世界里有千千万万个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坊、Luna、Solona......稳定币,像一个“自动取货机”,人们拿出美元等法定货币买入稳定币,就相当于将钱存进“自动取货机”,而加密货币就相当于这个自动取货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想一想,没有“自动取货机”会怎么样。没有“自动取货机”的时代,就相当于加密世界从现代支付宝购物的时代,一夜回到古代“以物换物”的时代。想象一下,疫情期间人们用蔬菜换鸡蛋和肉,是多么的不便。
所以加密世界只要存在一天,稳定币的需求就在。而又由于,加密世界的本色是去中心化的,所以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不会放弃对算法稳定币的追求,也不会经受得住成为一个独立经济系统中的央行的诱惑。
Luna,不是这场庞氏的结局,好戏才刚刚开始。
更深远的影响
Luna“央行梦”的破碎,背后是千万美元的算法稳定币赌场和百万人的“黯然神伤”。
17世纪,郁金香泡沫曾让荷兰这一个国家失落了三年,才得以重新出发。而这一次,同样也不只有一些散户为认知买单。
LUNA暴跌事件,不只限于“交战双方”和“殃及池鱼者”。LUNA动用了大量的比特币,直接促使整个2万亿元加密市场的集体暴跌。特斯拉、美图等上市公司也皆遭受波及,大量公司亏损。
此外,Coinbase、The Block、Ronbinhood等美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短期盈利也受到较大的损失。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Coinbase创始人布莱恩•阿姆斯特朗财富已经蒸发约83%,降至23亿美元。币安首席执行官赵长鹏个人财富由960亿美元缩减至116亿美元,蒸发8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36亿元),跌幅近90%。
更恐怖的是,有些小国直接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去年9月萨尔瓦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让比特币成为法定货币的政府,总理布克利是加密货币的虔诚信徒,因此政府总计花了大约1.0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但自首次购买以来,比特币已下跌了45%,使萨尔瓦多持有的2301枚比特币的价值降至约6600万美元。据环球市场播报,萨尔瓦多政府目前累计损失已达到约4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