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大量的化石证据表明,恐龙在经历了6500万年前那次大灭绝事件后,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进化成了鸟类。而在6500万年前那颗巨大的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恐龙似乎早就为进化成鸟类做好了准备,科学家们从化石中发现,很多恐龙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了羽毛。

那么恐龙身上的这些羽毛,跟今天鸟类身上的羽毛是否相似,有何不同?
恐龙身上的羽毛一开始是非常简单的结构,是一种由鳞片演化而来的毛发状突起。此前,科学家们在德国发现了一种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因其尾巴与松鼠类似,因此当时的科学家们称之为“似松鼠龙”(Sciurumimus)。似松鼠龙的化石保存得十分完好,有完整的骨骼及软组织的精细细节。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化石在尾巴基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保留了丝状的羽毛。

这些羽毛非常的简单,如下图所示,就是一种简单的突起,并没有今天鸟类身上的羽毛的那种柔软细腻的羽片。

但恐龙身上的羽毛很快变得复杂起来。在“似松鼠恐龙”之后的有羽毛恐龙,它们身上的大多数羽毛跟今天的鸟类相似,即从羽轴分叉出来的多个柔软的毛状结构。例如,在中国出土的华丽羽王龙,是已知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的恐龙,其身长在9米左右,体重达到1.4吨,这种恐龙生存在大约1.0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

在华丽羽王龙的化石被发现之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巨型恐龙的身体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散热,其体表不可能有羽毛。但华丽羽王龙的发现,改变了科学家的认识,实际上,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开始,至少在食肉恐龙中,羽毛的分布可能相当广泛。

华丽羽王龙的羽毛,从远处看跟今天鸟类的羽毛非常相似,比如鸵鸟或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但是在微观结构上,今天的鸟类的羽毛要复杂很多。但是到了白垩纪晚期,一些与鸟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恐龙的羽毛,已经非常接近今天的鸟类的羽毛。
例如,白垩纪晚期的达科他盗龙,这种恐龙已经长得跟鸟类十分相似,它们有镰刀型的巨爪,还有翅膀,身上布满了丰富的巨型羽毛。

关于达科他盗龙已经长出羽毛的证据,并非来自化石上的羽毛印痕,而是羽茎瘤,即羽毛固定在骨头上的附着点的痕迹(有点像被拔了毛的鸡身上的密密麻麻的小洞洞)。羽茎瘤只与羽状羽毛相关,羽状羽毛完全由坚硬的中央轴和钩在一起的倒钩构成:

虽然大多数鸟类都有羽状羽毛,但有些鸟类(如鸵鸟)从未长出羽状羽毛,几乎所有幼鸟孵化时都有简单的羽状羽毛。例如,鸵鸟的羽毛除了有柔软的中心轴外,其整体是完全非结构化的,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