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钉钉发布公告表示自2022年7月1日起,钉钉项目(Teambition)将调整基础版免费使用人数上限为 10 人;随后,有消息爆出钉钉正在研发一项视频内容的新产品,内部代号“V项目”。
先后进行如此多业务调整,不断进行商业化提速,背后是钉钉乃至阿里所面临的经营压力。
在2020年的阿里财报中,其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2020财年第4财季创新计划和其他部分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损失达30.63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免费提供远程办公软件钉钉所带来的亏损。
进行商业化策略调整的还有企业微信。
5月中旬,企业微信发布公告表示,将按照平台接口调用许可向服务商进行收费。
在调整后,企业微信将对服务商将按照应用的用户账号数目,以整体用户规模和是否为与微信互通账号区分价格梯度进行收费,并取消了原先的10%平台技术服务费。
有服务商向记者表示,微信调整收费策略对其控制开发成本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其可能不得不选择通过提价的方式维持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腾讯还曾强调:“通过深化与微信的连接,我们使企业微信具备差异化CRM功能。目前,我们优先考虑扩大SaaS的业务规模,而非追求显著的收入。”
对于相关收费标准的调整的原因,企业微信方面回应21记者表示,此举是为了助力第三方应用生态健康发展、打造更公平的应用生态环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微信以免费来占据市场份额,通过工具软件这样的生产资料和模块来实现盈利可能是更优选:“实际上当前对于腾讯来说,企业微信提价并不是好策略,这反而会给竞争对手留出机会。”
但文浩也指出,靠着和微信打通这个非常强相关的应用需求来做变现,对客户来说提供了相应的用户价值,企业微信客户的付费意愿是较强的。
“且在调整收费后,调用相关接口就需要付费,相较于过去部分功能企业用户也能自己开发的形式,现在的模式下服务商的专业价值得以凸显,从而也成为其渠道激励体系的重要抓手。”文浩说。
紧跟钉钉与企业微信业务调整的步伐,飞书也在5月25日举办春季“未来无限”发布会,集成人事、招聘、绩效等多个人事管理产品的飞书People正式发布。首席商业官林婵在发布会上宣布推出“领飞计划”:飞书宣布将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飞书Office标准版与飞书People标准版,还将提供一万个免费企业效能顾问服务名额。
实际上,作为2017年才在字节内部上线的飞书,本身起步要晚于2014年的钉钉和2015年的企业微信,相较于后两者,其发展历程也更为坎坷。
“2018年左右,飞书主要瞄准的还是海外的ToB分配市场,结果出海成绩并不理想。” 某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2020年前后其转回国内市场,虽然当时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免费版本已经占据不少市场份额,两者的DUA分别在2000万和700万左右,但飞书团队对自己的产品很有自信,于是决定主打付费版本,但疫情带来的大量线上办公需求使得前两款主打免费版的产品实现了数倍的放量增长,也进一步拉开了和飞书间的差距。
“飞书缺乏很好的企业测切入点。”盘和林也指出,当前其亟待拓展市场空间,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产品优化,打造更多创意内容,要做钉钉和企业微信没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不能仅仅依靠广告推广,要更为主动地介入到企业服务层面。
从本次飞书发布的一系列面向中小企业,聚焦人事管理功能的新举措来看,打开对企业的切入口,确实也是其不断努力的方面 。
生存为先
如前文所言,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疫情防控常态化提升了在线办公、远程办公重要性的背景下,协同办公市场蕴含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钉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体量划分,中国大概有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100多万家规上企业,5000多家超大企业,且企业规模越大,其对协同办公软件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也越高。
但他也指出,规模越大,企业对定制化的需求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