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我们看到的一切,可能只是大脑提前0.1秒做出的预测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6-03 朝日   大脑   观察者   可能会   视网膜   瞳孔   斑点   错觉   光线   图片

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你盯着上面图片中间的黑色斑点看,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斑点在膨胀,或者觉得它正在向洞里坠落。在电脑上点开这个图片全屏观看,这个感觉会更加明显。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视觉错觉让研究人员对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多的了解,它展示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如何由我们的大脑做出的预测所塑造的。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黑洞错觉图片是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心理学教授北冈明吉本周早些时候发表的一项研究的一部分。图片的背景是白色背景上的小黑点图案,这是一个完全静态的图像。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这项研究,这个图片会产生一种运动的错觉,并会导致观察者的瞳孔扩大。无论观察者在哪里,这种生理反应都会发生。即使他们是在一个光线充足、不需要调整瞳孔的房间里,也会产生这种错觉。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是一种被称为“感知当下”(Perceiving-The-Present)的视觉错觉,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2008年。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我们认为我们的大脑处理我们感知的东西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当光线照射到我们的视网膜时,它可能需要大约100毫秒来理解产生的数据。为了更快地给出反馈,我们的大脑需要发展这种补偿机制,并预测我们正在感知什么和我们马上会感知什么。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北冈明吉还发布过一张名为“朝日”的亮度错觉图片,也展示了这种现象。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我们观看这张图片时,我们的大脑会错误地感觉中间的白色比周围的白色要亮得多。但实际上它们的RGB值完全相同,图像的亮度是完全一致的。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观察这种错觉时,受试者的瞳孔会收缩,即使他们所处环境的光线没有改变。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错觉会引起物理性的瞳孔反应,因为大脑正试图保护视网膜免受突然出现强光的影响。强光不仅会暂时抑制我们的视觉能力,而且还可能会损害视网膜。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朝日错觉图片的中心并不比其他白色区域更亮,但形状的排列和从暗到亮的渐变创造了一种感知相关性,就像穿行在茂密的树林中,偶尔透过树叶的间隙瞥见明亮的阳光一样。尽管观察者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看到太阳的风险,但大脑的预测是会看到,并指挥瞳孔做出相应的反应。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黑洞错觉的例子中,研究人员发现,观察者的瞳孔在观看图像时扩大了,因为他们的大脑可能会认为他们正在向一个比当前环境暗得多的空间移动。大脑就通过让眼睛准备好收集更多的光线来提前进行补偿。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向前运动的错觉是由于黑色斑点的边缘被软化,这会产生运动模糊的外观。所以观察者会看到黑色的斑点在增长,就像一个人在走向黑暗的洞穴时看到的一样。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ECv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点令人不安的是,在任何特定时间,我们认为自己真正看到的景象,可能只是我们的大脑对我们可能在100毫秒后看到的东西所做的猜测。这种猜测可能会引发不由自主的身体反应。

相关阅读:

  • 荷花赞
  • 夏天孩子能不能光脚?“寒从脚起”误导了多少人,影响孩子
  • 从贺信中读懂“青年力量”
  • 定格黄龙丨那些美好的瞬间
  • 人民日报金句/作文素材/手写摘抄
  • 福原爱受聘日本青森大学,任客座副教授
  • 《必杀仕事人》新作将在明年新春播出
  • 癫痫哪里治疗(大脑放电抽搐的原因是)
  • 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长期重度强迫症会损伤大脑吗)
  • 为什么想睡却睡不着(大脑想睡觉心却睡不着)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