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且当下略为有些尴尬的是,京东方面刚刚发布了一次并不那么理想的成绩单。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的营收为2397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则为36亿元。事实上,京东CEO徐雷也在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聚焦主业,运营效率优化,强调投入比”。这似乎也在表面,在如今整体目标还是减亏的情况下,其极有可能不会在外卖业务上一掷千金。
其次,外卖的“时效性”相较之下无疑也更强,因此在协调商家、用户、骑手三方上也不是件易事。此前,美团曾因垄断被罚34亿元时,也揭露了其与商家、骑手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那么京东方面如今想要入局,或许还需要提供比其他同类平台相对更低的佣金来吸引商家的入驻。
根据美团方面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外卖的经营利润率仅仅只有6.5%,远不及其到到店、酒店及旅游部门。所以京东如果真的启动外卖这一相对更低毛利的业务,对于尚处于亏损状态的达达来说,极有可能会是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此外,达达方面公布的约70万骑手数量,距离美团的500多万、饿了么的近300万无疑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再加上达达一直以来所采用的众包模式,使得骑手与平台之间是非雇佣的松散关系,这对于外卖业务来说或许也将成为一个隐患。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美团走到今天花了近十年才获得约7成的外卖市场份额,京东涉足后又要依靠什么来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呢?此前互联网行业诸多赛道的价格战已经展示了一个定律,那就是后入场者仅依靠价格补贴基本不太可能改变用户的习惯,并且会出现用户领完“优惠”后、更有可能头也不回地继续使用常用平台的情况。

但与其停留在原地,以最小的成本尝试外卖业务显然不算是坏事。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20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就曾指出,近年来即时配送行业从快速增长期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市场规模增速趋于稳定,截至2020年,即时配送行业消费者规模已达5.06亿人次、同比增速稳定在20%左右。
而申万宏源证券则预计,到2030年在即时配送行业的场景中,餐饮外卖占比将为25.2%、生鲜水果占比有望达到37.5%,商超到家的占比则可能会是28.2%,其他类型占比仅9.1%。

那么京东做外卖业务最终的目的也可能会回到“高频带低频”模式上,在保住现有即时零售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依靠京东多达5.5亿的活跃用户,去为京东到家或达达带来新的增量。
如今,当头部互联网公司纷纷将本地生活服务视为新的增量时,慢一步可能就意味着满盘皆输,美团做电商如此、抖音做到店如此,京东做外卖或许也同样如此。就好比此前社区团购大热时,诸多参与者纷纷加入其中,但随着京喜拼拼并入零售业务,在社区团购这一赛道失意的京东,放眼外卖这一业务或许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