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首射失败、又两度推迟发射后,命运多舛的韩国自研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终于发射成功,引发韩国媒体欢庆。韩媒KBS News 发文称,此次发射代表韩国「进入太空强国」。
中国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世界」号此次发射成功,韩国可以说举全国之力,动用几十家企业,也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是,「世界」号火箭整体技术能力不算强,整体性能优于发射中国首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但低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水平。而目前中国这两型火箭均已退役。
“世界”号还是韩国第一枚“完全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整个工程耗时12年左右、总投资将近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4亿元),本次任务是“世界”号火箭的第二次发射尝试。
作为三级运载火箭,其总重200吨,可将1.5吨级卫星送至距离地面600至800公里的轨道。
全球拥有独立发射能力的国家在此之前有:
苏联(俄罗斯):1957年10月4日斯普特尼克一号
美国:1958年1月31日探险者一号
法国:1965年11月26日阿斯特里克斯号
日本:1970年2月11日大隅号
中国: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
英国:1971年10月28日普罗斯帕罗号
印度:1980年7月18日罗西尼号
以色列:1998年9月19日地平线一号
伊朗:2009年2月2日希望号
朝鲜:2012年12月12日光明星三号
韩国成为第十一个具备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第七个具备吨一级发射能力的国家。之前,全球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日本和印度能通过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将1吨以上的实用卫星送入太空,韩国由此成为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