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类公司则是跨界玩家,如在今年2月,获得了由软银领投、多家头部机构跟投3亿元的丰e足食(顺丰旗下公司);每日优鲜今年也全资收购了经营租赁自动售货机的“在楼下”,意图将市场从自身旗下便利购已经覆盖的写字楼拓展至社区。
事实上,对于顺丰而言,其在线下零售方面的布局一直没有停止,先是2014年推出了“嘿客”网络服务社区店,抢占社区入口,但最终因盲目扩张造成巨大亏损而关店离场;后又在2016年推出“顺丰优选”,进军生鲜和跨境进口产品领域,但最终还是难逃关店命运。

丰e足食联合创始人兼COO单新宁曾向媒体表示,无人零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超之前想象,这个行业看似低门槛,其实有非常多复杂的要求,对物流供应链、商品管理、运营效率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因此,此次顺丰的无人零售业务前景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绕不开的瓶颈:高频低毛利、点位争夺
整体来看,线下无人零售场景极具商业价值,是品牌触达消费者不可替代的线下渠道。长远来看,因为具有传统零售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零售前景可期。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无人零售业务瓶颈在于“高频低毛利的销售形式”。据媒体报道,友宝合伙人李明浩曾说,零售生意本就有自己的毛利天花板,尤其当友宝主要卖的是客单价较低的饮料、零食。招股书透露,友宝饮料类的售价为2.5元-8元,零食类的售价为3-10元。但这些食品饮料的零售毛利率只能达到40%。

因此,友宝只能通过不断铺设点位,获得越来越大的渠道话语权,以减少进货成本。如此次赴港IPO,友宝在线计划未来三年内开设合共约15万个新点位,分别于2023年、2024年、2025年开设约4万个、5万个及6万个新点位。而截止2021年12月31日,友宝在线的点位数是10.27万个,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三年,友宝在线的点位将扩大近150%。
而优质的点位就是大型商超,地铁,写字楼等人流密集场所,换个词形容,它们都是公共资源,这些点位的争抢,和当年共享单车大战极其类似。随着入局者不断增加,未来的点位抢夺大战依然惨烈。
同时,扩张的代价就是销售费用激增,从而营销企业净利润水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底,友宝在线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0.24亿元、10.84亿元、10.77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37.5%、57%、40.3%。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无人零售业务看似没什么门槛,其实背后对于货物的供应链管理、货物上架的高效管理有很高的要求,没有强大的“内功”很难管理好。况且无人货架面临的问题远不止盈利这一点,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竞争,面临商品供应链问题、资金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另外,由于行业门槛比较低,随时可能迎来巨头的搅局,小玩家不敌巨头随时可被淘汰。
· END ·
声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评方)“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亦不作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