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与技术平台之间的合作,不止于三生国健和科岭源。
今年6月,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禧生物”)宣布,与强生旗下杨森制药生物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杨森制药”)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多禧生物将应用其独有的ADC创新平台与杨森制药所提供的独有抗体,双方将就至多5个靶点开发新型ADC药物,并由后者推动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多禧生物将获得预付款、成本报销和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全球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官网显示,多禧生物拥有抗体筛选平台、小分子药物筛选平台、质量研究和ADC药物表征方法、ADC药物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其有22条管线在研,其中5款ADC处于临床开发阶段,进展最快的项目已进入临床Ⅱ期。
对于技术平台的青睐,华东医药(000963.SZ)选择股权投资进行吸收。今年2月,华东医药公告称,与德国公司Heidelberg Pharma AG签署股权投资协议及产品独家许可协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之外,引入多款ADC产品,拟进一步丰富公司肿瘤领域创新产品管线,并在ADC领域实现差异化纵深布局。
竞争渐成红海
研发竞争之外,ADC在国内的商业化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于日前在ASCO年会上大放异彩,在业内有着ADC领域“天花板”之称的Enhertu,也在今年3月提交了国内上市申请,并在5月份纳入优先审评。
据科学杂志Nature预测,国内ADC市场于2020年启动,预计在2024年和2030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4亿元和292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8%。
2021年6月,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爱地希附条件批准上市。同年12月,爱地希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爱地希的销售额约8400万元。
截至目前,除了爱地希,在国内获批上市的ADC还有Seagen和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Kadcyla),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Besponsa),以及于日前获批的拓达维。
财报显示,Adcetris、Kadcyla、Enhertu、Besponsa的2021年销售额分别为13.06亿美元、21.78亿美元、4.26亿美元、1.9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罗氏对Kadcyla采取了主动降价措施,160mg/瓶剂型由现行挂网价27632.04元降至13184.05元,100mg/瓶剂型由19282元降至9200元,两个剂型规格降幅均约50%。
定价方面,云顶新耀方面称,拓达维的具体价格目前尚未确定,但鉴于其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靶向Trop-2的ADC药物,在中国市场,预计未来2—3年内也是唯一上市的Trop-2 ADC,会有很大的临床需求。在定价上,应该会体现出产品的价值。在考虑对标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及海外价格的同时,也会探索创新支付、医保等准入方案来提升患者可及”。
2019年4月,云顶新耀从Immunomedics(现已被吉利德收购)引进拓达维,获得该产品所有癌症适应症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开发、注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
根据协议,云顶新耀需要付出8.35亿美元(约合56亿人民币)及授权地区销售额14%—20%的分成。2021年,云顶新耀实现收益5.4万元,净利润亏损约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