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作为家庭生活服务者的妈妈为什么连表达自己愤怒的权利都没有,需要被孩子拉出来,在陌生网友面前审判品评?
于是,有网友妙评“三个粽子事件”:
她竟然拆家而不是揍你,真是好有自制力的妈妈。

就为了三个粽子,至于吗?
而另一半网友看到这件事,最大的反应是:真的不至于。
就三个粽子,真不至于生气至此,毕竟粽子再重要也没有孩子重要,如果自己不喜欢吃这个口味的,妈妈会让自己多拆几个。
别讨论为什么“拆掉”三个粽子了,毕竟不拆也看不出来是什么味道,这又不是孩子的错。
退一万步说,就算孩子拆掉了,妈妈批评批评,大不了要他下一顿吃掉、自己做事自己承担后果就是了,何苦砸了盘子又砸了锅,说到底,只是三个粽子,又不是三百个粽子。

有人说有这样自私的孩子很疲惫,可是有这样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何尝不是一种损耗呢?
毕竟,父母自己一有情绪就用无限放大、巨大的动作敲敲打打、除了泄愤毫无用处,孩子生活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中也很恐怖。

还有网友算了一笔账,粽子只有几块钱,打碎的碗可能就几十块上百块,知道的人所导火索是三个粽子,不知道的人以为犯了什么难以饶恕的滔天大罪。
还有直呼情绪不稳定的人还是别成为父母了,一面为难自己,一面祸害孩子。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家人的作用就是相互托底。
有网友说,如果转换一下,自己爱吃甜的父母爱吃咸的,剥开了几个粽子,那他也会很愿意解决。

说到底不就是几个粽子,都是家人,谁吃不一样呢?
而那些一言不合就要打孩子的,才是真正分不清黑白好坏的人:
平时在网上,人人一张嘴都说拒绝家暴,为什么因为三个粽子就要对孩子动手?
每个人都好像都受到了原生家庭的损害,只要说到原生家庭都要诉苦,说环境压抑,说父母教条,说自己从小就受到了数不尽的精神压迫。
为什么一撞上真实生活中的情况,他们都会变成最讨厌的样子?

到底孩子重要还是粽子重要?
家庭教育里除了宣泄倾轧和暴力,难道没有别的手段了吗?
既然聊到这里,就不得不开始感慨东亚人令人窒息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