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高瓴还在一季度减持了其它一些中概股,其中包括理想汽车、蘑菇街、华住、中通、传奇生物。
从减持比例看,高瓴在理想汽车、华住、传奇生物的减持幅度约50%,基本清仓了蘑菇街。
除了投资机构,一些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高管也在纷纷卖出自家公司的股票。
这其中,引发广泛关注的当属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据美国SEC披露的数据,刘强东于6月17日减持京东450万股,按当时的平均股价计,刘强东通过此次减持共套现约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1亿元)。
此前,SEC还披露了京东股东——Max Smart Limited减持信息。其中显示,5月23日—6月16日,Max Smart Limited累计减持京东1.11亿股,共套现约6.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
Max Smart Limited是刘强东通过信托实益拥有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刘强东是唯一董事。
5-6月份,刘强东通过持续减持京东美股的股票,总计套现约62.5亿元。
这波减持前,刘强东在京东持股超12%,拥有超过七成的投票权。所以,这次减持不会影响他在京东的控制地位。
而今年4月底至5月初,刘强东还减持了京东健康8840419股股票,共套现约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76亿元)。

美团创始人王兴和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今年也分别减持了美团的股票。
据港交所权益披露,6月14——6月20日的4个交易日内,王兴持续卖出美团美团B类股,累计卖出12.6万股,共套现约25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150万元)。

王慧文则于今年4月13日和14日两天共减持74.88万股美团股票,共套现约1.16亿港元(近1亿元人民币)。

此次减持后,王慧文在美团的持股比例降至持股比例降至0.35%。
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今年也多次减持了所持股票,累计套现超260万港元。

截至今年1月24日,彭心在奈雪的持股比例降至58.73%。
时间难再有复利?
从近期遭减持的科技股来看,电商、文娱、消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均有涉及。
其中,电商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大佬们减持的重点地带。
电商领域的美团、拼多多、达达遭红杉减持,高瓴清仓了拼多多和亚马逊,并几乎清仓了蘑菇街。
智能汽车领域,高瓴清仓了蔚来、小鹏,在理想汽车的持股也几乎减半;王兴也卖出了少量理想汽车的股票。
市场也在担心巴菲特将减持比亚迪。
7月12日,比亚迪股份(1211.HK)盘中一度大跌13%。背后导火索是比亚迪大量股份被转到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市场猜测是巴菲特治下的伯克希尔要出售比亚迪的股票。
据港交所CCASS数据,7月9日,花旗银行持有比亚迪股份1.63亿股;7月11日,花旗银行在比亚迪股份的持仓增加2.25亿股至3.89亿股。
市场猜测,花旗银行持仓增加的2.25亿股或来自巴菲特治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尽管比亚迪快速回应称,目前没有看到巴菲特减持,但是市场担忧犹存。
文娱领域,腾讯、快手的大股东们今年也有减持动作。
大佬们为什么要减持?每个机构/个人都有独特的原因。
红杉说,减持是因为基金到期;刘强东减持京东和京东健康,以及王慧文减持美团则被人解读成为退休计划做准备。
从这些被减持的科技股来看,当下的他们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症状。
比如,都到了老业务增速放缓,重新进入新业务投入期,试图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节点。但因为新的增长点前景未明,加上宏观环境低迷,股价纷纷进入下跌通道。
以电商为例。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今年Q1增速大跌7.3%,创20年来最低增速。同时,疫情之下的全球供应链变得混乱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亚马逊的履约效率。
在业务增长乏力的同时,亚马逊自身也处于新的投入期,2020年和2021年公司在履约人力、场地等方面投入大幅增长,增速远超其零售业务的增速。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亚马逊股价结束多年来一路上涨的趋势,掉头向下。

曾经彪悍增长的拼多多也进入了换挡期,增速慢了下来。2021年Q4拼多多创上市以来最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