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Q1,拼多多营收和用户增长强势反弹。但CEO陈磊多次强调,在现有规模下,拼多多增速放缓是长期趋势。
另外,拼多多在2021年Q3宣布转换增长思路——从过去靠营销和销售投入换增长的路子,转变成靠加大技术和农业投入换增长,后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效果。
加上京东、阿里的夹击,快手、抖音直播电商的侵蚀,以及美团、阿里在社区电商领域的围剿,如今的拼多多面临着更复杂的发展环境。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小鹏和理想作为造车新势力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资格赛——年交付量纷纷超10万大关,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现阶段,三家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用新车型换取更大规模的增长,巩固市场地位。这意味着,他们要在研发、营销等方面重新加大投入。
同时,他们迎来了更多竞争对手,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的中高端新能源车越做越好;传统汽车BBA也在努力追赶。华为、小米、百度的智能汽车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加上国内监管趋严、宏观环境低迷、消费信心不足、新冠疫情不断反复等综合因素影响,互联网/科技公司普遍压力山大。
过去,大佬们押注互联网/科技公司,通常讲究“滚雪球”效应,做时间的朋友,追求时间的复利。如今,他们却选择落袋为安。
相比去赌时间的复利,也许套现才是当下更有效率和安全感的做法。
下一波科技新星在哪里?
尽管时局维艰,但世界仍然要前进,投资者依然要寻找机会。什么才是下一波值得投资的新机会呢?
整个互联网/科技界都在期待革命性的创新。
马化腾提出,移动互联网经过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大变革——“全真互联网”。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
2021年,黄峥卸任拼多多董事长,他在致股东信中提到,他要结合个人兴趣,摸一摸十年后路上的石头,确保拼多多未来十年高速高质量发展。他要探索的方向是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新能源是特斯拉CEO马斯克长期探索的领域,除了太阳能,他最近称锂电池是“新的石油”。
这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们一言一行都被视为风向标。他们前瞻性的判断自然会引发一波行业热潮,只是一切都还在探索。
今年上半年,被视为互联网未来的Web3、元宇宙,以及沐浴着政策红利的硬科技、碳中和、新能源相关领域也受到投资者们追捧。
比如在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半年,A股的锂电池、风能、光伏板块纷纷大涨。同期的一级市场,储能和氢能也成为投资者们关注和下注的重点。
尽管元宇宙仍存在很大争议,但元宇宙相关的虚拟人、VR/AR和社交领域的项目纷纷拿到投资,其中不乏腾讯、字节跳动这样的产业投资者。
Web3相关的项目也纷纷站上风口。据媒体报道,仅2022年一季度,该领域就吸纳投资近百亿美元,是去年同期水平的两倍多。
据区块链日报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20家风投机构推出了Web3专项基金,规模超60亿美元。
红杉资本在今年6月推出了两支新基金—— Sequoia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总规模28.5亿美金,投资范围包括Web3。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今年一季度,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2155起投资案例,涉及1968.22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7.1和47.1%。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部分机构开始转变投资策略,加重在半导体、高端/先进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布局。

其中,近80%的投资案例集中在前五大行业,包括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互联网、化工原料及加工。
从排名看,互联网退居第四,在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上,均与第一名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相差甚远。
近日,红杉中国新一期美元基金完成备案登记,其中包括一支种子基金、一支风险投资基金、一支扩张基金和一支成长期基金,总规模约90亿美金,创下投资中国的VC基金募资规模的新纪录。
据悉,红杉中国的新基金将继续专注于科技、消费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沈南鹏近期在与桥水创办人瑞·达利欧对话时提到:投资领域下一个十年会与上一个十年大为不同;以前有效的东西,在新时代将很可能不再有效。
“在艰难时期,我们更要保持敏锐,保持信心继续投资。”沈南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