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月史简述
截止目前,世界上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抵达月球轨道的国家分别是苏联、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和以色列。而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也就是探测器登陆月球而不是撞击月球的国家只有苏联、美国和中国,并且中国还是唯一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此外,苏联、美国和中国还是目前唯一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美国曾于1958年8月18日发射了全球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但失败了。当时苏联紧随其后,于1959年1月2日成功发射了“月球1号”,飞越月球。
(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
1959年9月12日,苏联的月球2号探测器击中月面,成为第一个到达月面的人造物,测得月球没有磁场。1964年7月28日,美国的徘徊者7号也在月球云雾海地区硬着陆。
(徘徊者号探测器)
世界上最先在月球软着陆的探测器,是苏联于1966年1月31日发射的月球9号,它在月球的风暴洋附近着陆。几个月之后,1966年5月30日,美国的“勘测者一号”月球探测器也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着陆点也在风暴洋地区。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日本则比我们早一点,他们于2007年9月14日,成功发射了“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欧盟更早一点,其于2003年9月27日,成功发射了“SMART-1号”月球探测器。
不过,2013年12月14日,我国的“嫦娥三号”在月面成功实施软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日本的小行星探测之旅
在小行星探测领域,发射探测器登陆小行星,仅有日本、欧盟和美国完成过。至于小行星采样返回,截止2022年6月,全世界只有日本成功完成了两次。
其于2003年发射的隼鸟号探测器,在2010年的时候完成了人类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地球的任务。此后,发射于2014年的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更是前往距离地球3亿公里外的龙宫小行星(编号1999JU3),在2020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2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其主体仍在遥远的太空中工作,前往下一个目标:小行星1998KY26。
3亿公里有多远?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也不过1.5亿公里,而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更是只有38万公里。地球与火星的平均距离大约2.25亿公里,隼鸟2号走过的这段距离完全能够到达火星了。
龙宫小行星是C型小行星,又叫碳质小行星,约占小行星总数量的75%,多分布在小行星带。它本身个头并不大,直径大约900米左右,而月球的直径高达3476千米,两者之间相差巨大。
距离又远,个头又小!隼鸟2号登陆这个3亿公里外,直径不到1千米,并且轨道还不怎么稳定的小行星,按理说,难度应该很大,可日本竟然成功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技术实力。
日本探测器能登陆小行星,为什么登不上月球?
日本的探测器能登陆3亿公里外的小行星,并且还能够采样返回,那他们为什么不先登陆距离地球仅38万公里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