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问天实验舱刚刚成功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进入建设高潮的背景下,国际航天格局或许正在加速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
当地时间7月26日,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在向俄总统普京汇报工作时表示,俄罗斯将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同时开始部署俄罗斯国家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拥有过的规模最大的航天站,俄罗斯负责对其至关重要的动力推进系统。在俄方选择退出后,这座曾被视为冷战终结象征的空间站的命运又会如何?
在中国问天实验舱刚刚成功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进入建设高潮的背景下,国际航天格局或许正在加速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

国际空间站年内已两次失控。图源:NASA
俄方宣布退出
今年3月18日,当搭载三名俄罗斯宇航员的俄“联盟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后,驻扎在空间站的七位同僚们向他们送上热情的拥抱。

美俄德三国航天员们热情相拥。图源:NASA
七人中,有四名美国人和一名德国人。当地上的人们围绕乌克兰吵得不可开交时,天上的宇航员们却似乎传达着另一种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日渐稀缺的品质。
然而,这一幕暖心的画面可能很快就将永远地成为历史。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26日向普京汇报时表示,俄罗斯将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准备“单干”。
国际航天站脱胎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冷战结束后,美国时任副总统戈尔推动项目重获新生,使之成为昔日在柏林墙两侧激烈对峙的双方重归于好的象征。此后,国际空间站于1998年开建,其航天项目均由美俄两国主导。
但是,俄乌冲突的爆发以及西方对俄规模空前的制裁正在摧毁双方在太空合作的根基。2月24日,即俄乌冲突爆发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就威胁将打击俄罗斯的太空计划。
今年3月,俄航天集团时任总裁罗戈津表示美国正考虑切断俄罗斯与GPS卫星的连接,欧洲航天局则宣布无限期暂停与俄方合作的火星探测项目。
美方左右为难
对于俄方退出国际空间站的相关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回应称,尚未收到俄方关于这个消息的“任何官方说法”。
这则简短而冷淡的回应,实则是NASA左右为难的真实写照。
在如今的美国,如果有哪个机构最眷恋与俄罗斯的合作,恐怕非NASA莫属。首先,国际航天站虽由美俄日加欧五个航天局合作运转,但其中的关键只有美俄两家。俄罗斯负责的动力推进系统,不仅维系和调整着空间站的运行高度,也是面对太空垃圾紧急避碰的保障。如果失去了动力,国际空间站只有坠毁一条路。
其次,NASA在火箭发动机和天地通勤上非常依仗俄罗斯的技术。美国近年来引进了多达100多台俄制RD-180和RD-181火箭发动机,还有24台没有交付。在俄罗斯以断供发动机反击西方制裁后,美国短时间内的航天发射能力已被大幅削弱。如果再不能使用俄方“联盟”号飞船,国际空间站的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可能都会出现问题。

RD-180火箭发动机是少有的深受美国喜爱的俄制产品之一。图源:R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