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西方社会高涨的反俄情绪、尤其是美国国会对俄罗斯的极度敌视,已对美俄航天合作构成巨大的挑战。因此,NASA在总体沉默的基础上,不仅适时释放美俄航天员相拥的暖心画面,也积极游说华盛顿政客们对美俄航天合作开绿灯。
就在7月15日,NASA不无欣喜地宣布与俄恢复航天合作。根据其与俄方签署的协议,双方将整合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宇宙飞船,允许美俄航天员互相乘坐对方的航天器。
但俄罗斯航天集团的最新表态,恐怕会让NASA才恢复不久的笑容再度凝固。
“天宫”或成唯一
毫无疑问,航天合作是俄罗斯反制美国的一张王牌,而国际空间站恐怕就是NASA的七寸。
国际空间站自2000年迎来首批宇航员以来,已展现出无比重要的科研、经济与政治价值。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国际空间站不仅是西方唯一可用的空间站,也是人类仅有的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但是,西方在国际航天格局的这种优势正在快速消减。一方面,国际空间站“老了”,原定2024年退役的它虽被强行延寿到2031年,但这是以美俄合作为前提的。实际上,国际空间站近80%的系统已经老化,仅仅是今年,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两次姿态失控事件,其实际状况可见一斑。

中国航天员从天和核心舱出舱。图源:CMS
另一方面,中国空间站建设异军突起。随着去年4月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正式开始在轨建设。问天实验舱本月24日发射入轨后,空间站建设开始加速。根据发射计划,梦天实验舱将于10月实施发射,届时“天宫”将全面建成。
东升西落,此消彼长,无疑令NASA有些难堪。何况,这是中国在美国国会通过立法严禁与中国展开太空合作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就。
但NASA可能无暇悲哀,怎么留住俄罗斯才是当前最令它头疼的难题。毕竟,如果俄罗斯真的退出,那么国际空间站能否延寿到2031年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届时,如果太空中只剩下“天宫”遨游,不知美国国会山的大佬们又会作何感想。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深海龟
编辑 深海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