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观察未来科技
当前,随着人们更深入地探索由分子和纳米粒子构成的表层量子宇宙,科技的发展正朝着微观世界延伸而去,并重新想象各种可能性。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纳米技术已经在为我们生产各种日用品了。
现在的很多防晒霜就含有纳米粒子,它们可以帮助吸收危险的紫外线,另外,纳米粒子还可以更平滑地覆盖在人体皮肤表面。类似的纳米粒子还被使用在食品的包装上,以减少紫外线对食品的照射,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些用于碳酸饮料的塑料瓶现在也含有纳米黏土,而这种材料可以让碳酸饮料的保质期延长数月之久。当然,纳米技术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机器人正在拓宽人类物质世界的边界,并且以很多种不同的方式重塑制造、医疗等领域的概念,带来可以颠覆未来的想像。
3D打印和纳米机器人
3D打印是根据产品的数字特征,逐层制造产品的技术。制造时先铺设一层超薄的底层材料,然后层层香加,直到形成完整的立体产品。当然,3D打印不仅限于对消费者进行扫描,然后制作成可以放在婚礼蛋糕上或者共他任何地方的玩偶,尽管这看上去非常新潮。
更重要的是,3D打印作为先进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的必经之路,其颠覆效果至少不低于20 世纪的流水线生产。比如,在医学领域,3D打印能够为患者制造钛合金下颚,包括与真实颌骨相连接的铰接关节,可以容纳静脉和神经再生的凹槽等。3D打印在假肢制造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使用3D打印的另一个例子则是制造原型产品,比如,在风洞中进行测试的飞机原型。3D打印之所以被广泛用于原型生产,而不是后线的大规模生产的一个原因是,原型生产更强调灵活性,而大规模生产则更强调效率。在生产效率方面,3D打印暂时还无法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
与此同时,另一个横亘在3D打印技术前的障碍,就是3D打印技术的精度问题。不可否认,3D打印许诺了人们一个美好的制造前景。未来,当我们想要购买时,或许,我们只需要收到一份该产品的数字设计图文件,然后只要将该文件输人我们自己的便携式多功能 3D打印机,就可以快速将它生产出来。但不可忽略的因素是,3D打印的精度,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当然,现在的3D打印设备所使用的原材料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其精度对很多应用来说都不够。通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只有达到纳米技术领域,即以原子或分子的精度操控物质,或者是在操控物质时,其某一个空问的维度至多延伸100纳米,才能够满足原子级的精确制造。
而从3D打印机到原子精确制造,精度上将有一个非常大的跨度。比如,制造下颚的先进 3D 打印机,其打印的每层厚度约为30微米,相当于100000层原子的厚度,因此,要想每次只控制一层原子,意味着精度要提高100000倍。
对于未来制造而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人类最终能实现哪种程度上的原子精确制造?而人们把这个问题聚焦于纳米层面的原因在于,纳米尺度要比显微尺度小1 000倍,并且比我们每天体验到的米级尺度的世界小10亿倍。这与我们所知的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纳米是一个度量微观世界的长度单位,纳米特殊的长度,也赋予了纳米特殊的性质。
而要想实现高精度的原子精确制造,其中的一个可行性,就是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的手臂,可以把分子片段或单个原子输送并安置到指定位置,其中的关键就是机器人手臂尖端的化学性质。
不过,对于原子精确制造在生物学之外的可行性,纳米技术专家们则有不同的观点。美国国家科学院2006年的一份报告表达了这种不确定性:
“如今,尽管可以从理论上计算,但是还不能可靠地预测化学反应最终可达到的周期范围、错误率、反应速度,以及这种自下而上的制造系统中的热力学效率。因此,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计算所制造产品的完美性和复杂性,但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实际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