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介绍行星质量的规律
正文前先列表说明一下太阳系各行星的质量(这些质量数据是用万有引力定律求得,只作为参考)
表5

下面这张图片是从百度图片中复制的太阳系整体图

图17 太阳系整体图
先介绍两条不严谨的规律:
1、行星质量越大,整体磁性越强。这条原则看过《二、磁性是物质的固有特性》就能明白。但因为不同行星的成分不一样,同质量的行星磁性会有差异。就算是同一颗星球,处于磁变极情况时磁性会减弱。所以这条原则不是所有时候都适用。
2、行星整体磁性越强,越容易处于太阳磁场弱的位置;磁性越弱,越容易处于太阳磁场强的位置。但行星速度和太阳磁场的突然变化可能使这条失效。
由《五、行星自转》可知,太阳系的磁场图如下:

图18 太阳系扇形磁场全图
分析这张图片,可能得到一些结论:
1、在A点,有很多条磁力线通过,相互交叉,磁场叠加,造成A点的磁性极强(是整个太阳磁赤道面磁性最强点)。所以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小质量天体,形成小行星带。无法形成行星;
2、因为大量磁力线集中到A点,所以相邻的木星所在位置磁性极弱,从而允许最大质量的木星存在于此区域。
3、分析从A到B的太阳磁场,是一个升高的过程,因此,理论上行星磁性应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质量也应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大体符合真实。
4、分析从太阳到A点的太阳磁场,是一个降低的过程,因此,理论上行星磁性应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但由于火星太过靠近A点,可能受到影响,质量反而比地球低。
将太阳磁场和行星质量用曲线的形式表达,见图19

图19 行星质量与太阳磁场的关系
长江大河,水流急的地方泥沙被冲走,水流缓的地方泥沙被淤积。磁场也一样,磁场强的地域碎石跟着磁场转,形成小行星带;磁场弱的地域碎石以抱团的形式淤积,形成行星。磁场越弱,该地域行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