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西媒探讨:如何在太空中和火星上种植蔬菜?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8-17 火星   太空   蔬菜   如何在

8月16日报道 西班牙《趣味》月刊网站8月15日发表题为《我们将如何在太空中和火星上种植蔬菜?》的文章,作者为米格尔·安赫尔·萨瓦德尔。全文摘编如下: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农业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劳作。而在21世纪,它将成为太空领域最具前瞻性的工作之一。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杰拉德·K·奥尼尔在1977年出版了一本书,阐述了如何利用当时可用技术在太空中建立真正的“殖民据点”。他将其中最大的一个“殖民据点”命名为“3号小岛”,理论上可容纳1000万人口。为了维持这样一个太空城市运转,需要在居住舱之外开辟农业区,毕竟植物需求不高,适当的光照、空气、水和肥料便足矣。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20世纪70年代,生物技术还未面世之前,奥尼尔主张发展以多元种植为基础的集约农业——将玉米等快速生长的植物与土豆等缓慢生长的植物混种——以及双轮种植:在播种后最初几周,幼苗的生长不依赖于阳光或营养物质,只需温暖和水分。通过这种方式,一个生长周期可以叠加到另一个生长周期上。如果玉米在100天后成熟,则可在收获前20天种植下一批玉米。如此一来,每年将有4次收成,据奥尼尔所言,这就意味着21公顷的土地能够轻松养活53人。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显然,纸上谈兵和现实世界并非一回事。直到2015年,宇航员的食物仅限于脱水和冻干食品。再考虑到将东西送入太空的成本为每公斤近2万欧元,将一包冻干意大利面送入低地球轨道确实昂贵。难怪航天机构正寻找在太空中种植蔬菜的方法。2015年8月,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终于享受到站内种植的新鲜莴苣。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要归功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蔬菜生产系统。但研究不会止步于此,2017年NASA和欧洲航天局启动“幼苗生长-3”项目,旨在找到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让植物生长的可靠方法。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空温室的真正挑战是找到最合适的植物品种。理想植物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短茎以节省空间、几乎没有不可食用部分、对弱光和虫害具有耐受能力。小麦、水稻、莴苣、土豆等植物成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这一目的,科学家们手头有一个奥尼尔做梦都想不到的工具:生物技术。找出使植物耐受极端生存条件的基因后将其移植到所选择的品种中,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编译/李子健)hD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印度为什么比中国先登陆火星(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
  • 申猴 五行,戊申猴五行属什么
  • 为何人类对火星如此执着?火星曾有过“生命”吗?
  • 月球有可能偏离轨道,“坠落”地球吗?
  • 十二星座周运:白羊座运气向好,巨蟹座灵感爆棚,狮子座面临
  • NASA:建议中国分享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就像阿波罗样
  • 预计
  • “航天青年”牛俊坡:忙完火星探测
  • 火星上发现“一道门”?NASA好奇号拍到的这张照片引发网
  • 首次发现:月球土壤可以帮助人类在太空中制造氧气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