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地球气候变化再次拉响,这样的气候转变对我们人类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不,《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杂志再次发表研究——那就是北极地区又发现“巨型病毒”了。
所以,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又让不少人“慌了”,这北极地区的气候转变的确是“危机重重”的模式,人类真的要被“任其宰割”吗?
并且对于北极的病毒发现已经不是第一次的,这次又发现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一步一步地看看。
北极气候的确变了
对于气候变化来说,其实整个地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所以北极的气候也的确是改变了。在气候记载的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极附近的国家——极端性高温时间连续创下新高。
例如:
2019年,美阿拉斯基出现32度高温,打破50年的高温纪录。
2022年,俄西伯利亚地带出现38度高温,打破了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
2022年,北极圈再次出现32.5度的高温,北极地区的科考人员都穿上了短袖。
这些数据都明确说明了全球变暖的发展,北极变暖也在变暖之中。
而在2022年针对北极的变暖程度报告,我们也再次说明了——那就是北极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这个说法已经不准确了,而是达到了“4倍”。
这是通过分析北极圈过去43年的观测数据发现的,北极变暖的速度确实比此前科学文献和普遍报道的要高。那这也意味着北极的变化速度更加地强,那么带来的气候连锁效应可能会更强。
同时,按照研究数据指出,在1979至2021年期间,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10年0.75 的速度变暖,如果未来全球变暖持续发展,那么北极的变暖强度还会提升。
所以,北极的确变了,种种数据都告诉了我们,是真的变了。当然,北极巨变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等等,但是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我们再次看到的这一份研究成果,那就是北极“巨型病毒”。
北极再次发现巨型病毒,影响未知
北极再次发现“巨型病毒”,之所以被称之为“再次”,是因为北极地区发现病毒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了。
例如:在2014年的时候,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了长达1.5微米的巨型病毒,并且在后续进行研究发现,该病毒的生存年代是在3万多年前,最后将其命名为“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
在2016年的时候,也是在北极圈区域——西伯利亚亚马尔半岛上,发现了一种罹患炭疽热,而它的病源是一具解冻的驯鹿尸体,而这头驯鹿死于多年前的炭疽热疫情。
所以,科学家最后判断,气候变化引发了北极的巨变,以致在此地区消失了75年的炭疽杆菌又卷土重来。所以,这次北极圈再次发现“巨型病毒”,的确是再次给人类发出了警钟。
按照报告来看,这次北极再次发现“巨型病毒”,是在一个名叫“Milne Fiord Epishelf Lake”的冰湖之中发现的,准确位置是位于北极圈加拿大地区的一个湖泊。
按照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研究人员,这次的“巨型病毒”是首次在“Milne Fiord Epishelf Lake”湖泊之中发现的。该湖泊作为北极地区的关键生态系统区域之一,以单细胞微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