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研究之中,却发现了“巨型病毒”的出现,它们通过区域性的蓝藻在整个湖泊之中蔓延,从而引发了湖泊的生态系统,并且按照科学家亚历山大·卡利表示,由于该区域也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区。
在升温之后,支持湖泊的冰架也在不断恶化,大规模的冰川融化水也在涌入,而“巨型病毒”在湖泊生物种群之中传播之后,也在缓慢地释放出来,从而扩展到更大的海洋区域之中。
然而,最可怕的是——科学团队还并不知道这些“巨型病毒”如何影响它们感染的微生物,或者哪些病毒栖息在哪些微生物中,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属于影响未知的状态。要是“巨型病毒”对生命具有致命性的影响,那传播出来了就更加可怕了。所以,这绝对不是好事情。
地球这样下去,人类会怎么样?
对于人类来说,看到任何的“巨型病毒”被发现,都是非常紧张的状态。
在2022年的时候,《自然》杂志期刊就发出了警告,明确指出了——到2100年,将近三分之二的近地表永冻土层有可能消失,届时冰封数千亿年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也可能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而北极圈就是永久冻土的重点区域。
所以,北极圈不仅是在“冰湖”之中存在所谓的“巨型病毒”,在永久冻土上的病毒可能是更多的,一旦这些病毒在地球变暖之下,出现大规模的松动,那么这些冰封千亿年的远古病菌就可能被释放出来。
这的确是一个威胁,对人或者其他生命没有威胁是好事情,但是只要存在威胁,那必然是安全性的灾难。
然而,人类似乎根本还没有任何的“苏醒”,因为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发展。根据《气候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 ,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
所以变暖还在持续,那么这样下去,对人类的威胁也将成倍增加,就算是我们抛开远古病菌的威胁,其实极端性气候事件对人类的威胁也出现了。
例如:2003年欧洲的高温热浪事件,据统计,持续六周的高温造成至少7.5万人死亡。
而这样的高温事件还在持续地增长,2022年全球的高温连破记录,欧洲,亚洲,美洲等地也是一样的,40度,50度左右的极端性高温也在变成常态化,这都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
所以,人类应该加大对温室气体的减排了,多植树造林等等,这样才可能减少气候变化之下对人类的威胁。不然,迟早一天,人类会因为极端性的气候变化,地球的巨变“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