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刷新闻上瘾?当心得病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9-11 受访者   消费水平   恶性循环   美国   上瘾   当心   不适   注意力   身体   压力   健康   新闻

文 李木子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健康传播》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不断查看新闻的强迫性冲动的人,更容易遭受压力、焦虑和身体疾病。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过去两年中,人们经历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全球事件,从新冠疫情到枪击事件和毁灭性野火等。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大部分人来说,阅读坏消息会暂时感到无力和痛苦。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24小时不断变化的事件会对其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刷新闻成瘾度高的人“身体健康状况明显更糟”。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广告学副教授Bryan McLaughlin表示,“在新闻中目睹这些事件的发生,可能会让一些人处于持续的高度警惕状态,使世界看起来像一个黑暗和危险的地方。”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这些人来说,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他们非但没有置身事外,反而会被进一步吸引,沉迷于新闻,没日没夜地查看最新消息,以减轻他们的情绪困扰。但这无济于事,他们越是查看新闻,生活的其他方面就越受干扰。”McLaughlin说。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研究这种新闻成瘾现象,McLaughlin和同事Melissa Gotlieb、Devin Mills,分析了1100名美国成年人的在线调查数据。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这项调查中,人们被问及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说法:“我太沉迷于新闻,以至于忘记了周围的世界”“我的大脑经常被新闻想法占据”“我发现很难停止看新闻”以及“我经常在学校或工作中不专注,因为我正在阅读或观看新闻”。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受访者还被问及他们有多少次感到压力和焦虑,以及是否出现疲劳、身体疼痛、注意力不集中和胃肠道问题。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调查结果显示,新闻消费存在“严重问题”的受访者达16.5%。这些人经常沉浸在新闻故事中,以至于这些故事主宰了他们清醒时的思维,使他们难以专注于学习或工作,并导致不安和无法入睡。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即使在控制人口统计数据、个性特征和整体新闻使用的情况下,新闻消费水平较高的人也比那些新闻消费水平较低的人更有可能经历精神和身体上的不适。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被问及受访者在过去一个月中出现心理健康或身体疾病症状的频率时,结果显示,在那些被认为有“严重问题”的人中,73.6%经历了“相当多”或“非常多”的精神疾病,61%经历了“相当多”或“非常多”的身体不适。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我们希望人们继续关注新闻,但重要的是他们与新闻有更健康的关系。”McLaughlin表示,调查结果表明,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媒体扫盲活动,以帮助人们与新闻建立更健康的关系。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媒体面临的经济压力,加上技术进步和24小时的新闻周期,促使记者集中精力选择能够吸引新闻消费者注意力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McLaughlin说,“然而,对于某些类型的人来说,具有新闻价值的故事中的冲突和戏剧性不仅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会导致他们与新闻产生不适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新闻媒体面临的商业压力不仅不利于维护健康的目标,而且可能对个人健康有害。”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论文信息: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http://doi.org/10.1080/10410236.2022.2106086TFr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青年节策划丨从60后到00后,哪个时代有你青春的影子?
  • 居家办公如何提高效率?七成受访者建议提高时间规划能力
  • 约40%英国人难以支付能源费用
  • 人工智能最有“钱景”?智联数据:平均月薪13076元
  • 一些网络广告成了“牛皮癣”:有的倒计时结束才能关有的
  • 华夏基金发布《公募基金投资者定投洞察报告》
  • 满是漏洞!电商平台;帮;未成年无限制游戏代充
  • 《梦华录》出圈救不了横漂:“演技最差的”已转行,丫鬟曾
  • 法国非接触式付款日益普遍
  • 「坦克世界闪击战」9.1:新军衔制的玩家反馈总结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