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波说:“全中国卖LV和香奈儿最多的平台就是洋码头,很多欧洲门店抢断货的产品,都被我们的买手搬运到了中国。”
然而短暂巅峰过后,洋码头在2016年就走上了下坡路,筹备多时的C轮融资也一度被搁置。
早期洋码头为了吸引买手,入驻门槛设置太低,这让消费者重金买了很多“假洋货”。
在电诉宝2020年投诉榜单上,洋码头假货投诉排名第一。
黑猫投诉有3470条投诉信息,除了近一年多向洋码头讨要货款的商户,大部分都是因为买到了假货,很多人指出洋码头发货地,就在国内的高仿集散地:广东。
最普遍的是化妆品售假,某用户在黑猫投诉揭发,买了一个“味道不对”的香奈儿化妆水,防伪码扫不出来,发货点是广州,经过一番核实后得知,香奈儿根本就没给相应商家任何授权。
比消费体验差更大的问题,是个人信息泄漏。
最狠的一次信息泄露发生在2018年,洋码头大量用户信息被盗取,惊动了工信部。
一位袁先生投诉到有关部门,指出有“洋码头工作人员”以爱人在洋码头买鞋为由,指导他刷走了卡里2万6千多元钱。
东窗事发,洋码头甩锅式回应,是用户信息跟别的电商平台有重复,被盗用户的信息是从别的平台被泄露出去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醒用户改密码。
不负责任的声明,雷人的补救措施,让洋码头的用户信任越来越低。
在全球找8万名买手,
洋码头却成“售假之王”
洋码头是出道最早的代购电商,也是被假货污染最严重的电商平台。
一名卧底记者发现了洋码头的假货乱象,伪装成海外买手,成功将国内一款原价400元的高仿包卖出7000元天价。
它是怎么一步步成了中国电商平台里的“售假大王”?
根源在于对商家无底线纵容的“买手制”。
2017年起,洋码头的手续费上升到了6%,交易越多平台就越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