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单价高,履约难度大,此前梭子蟹不会在社区团购平台销售的。但过去两个月,美团优选开始销售这一品类,平台客单价能够达到80元。整体看商品较最初能提升三个档次。”相关人士说道。
《在第三只眼看零售》发现,美团优选上单价78.99元的青虾销售已有2.1万人下单,同时平台还有长虹、美菱等价格超过100元的小家电。据了解,目前美团优选的客单已经超过了10元。而今年,美团优选对生鲜商品的毛利要求设置到了20%。
商品品质与毛利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更为强大的供应体系。因此,美团优选、多多买菜都在逐步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团优选在原来的城市中心仓之下还设置了协同仓。供应商原本需要根据平台预估订单每日配送商品。无论缺货还是货物剩余都需要供应商通过二次物流解决,物流成本极高。在协同仓建设后,供应商只需整车发货至中心仓。平台负责按订单转运商品至协同仓。供应商履约成本大幅降低。
由于源头厂商大都在本地仓配上存在短板,所以此前美团优选的供应商多以当地经销商为主,商品成本也相对更高。但上述调整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因而吸引了更多的厂家,其效果也在今天的商品与利润上得到体现。
多多买菜此前没有冷库,因此所有冻品在中心仓都需要重新包装,加入泡沫纸、冰袋等。人工与包材直接导致了履约成本增加。而现在这一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美团优选、多多买菜还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缩减人员控制成本。
李元炳表示,“在河南某个县城,美团优选基本能实现盈亏平衡。而多多买菜在部分省份已经做到了盈利。”
相较于资本团,地方团销售商品更侧重高品质、高毛利,加上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因此盈利压力相对较小。目前,调整更加创新,形式更为多样。
在商品上,地方团更关注差异化。一方面,平台在寻求和厂商就某些商品达成独家合作协议,要求在本区域内只为自己的平台供货。另一方面,平台也在调整商品售卖形式。“我们会为产品设计礼盒,重新包装后黑芝麻丸、大窑嘉宾等销售都非常好。尽管存在一定销售不佳的风险,但不做这些动作,行业永远无法摆脱价格战。”李炳元说道。
在运营上,地方团的重心则主要放在团长和履约体系上。“今年我们的战略仍是深耕华中区域,但业务上则是将团长调整为了招募独家团长。”蔡世龙说道。同样关注独家团长还有量子美食,今年他们通过开设线下门店的方式筛选出了一批有意愿、有能力的独家团长。此外,去年,量子美食还将配送由每天一次改成了一日两配,使得物流履约效率提升20%-30%。
与此同时,在社区团购模式的基础上,地方团还是尝试线下门店、直播带货以及针对外地的一件代发的快递等业务。
对于社区团来说,疫情的暴发,快团团等工具的出现都助推了其发展。按照业内人士判断,疫情结束后,个人团长会有很大比例留存下来,专职从事团长工作。所谓“野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从跑马圈地,烧钱补贴到回归商品,提升运营效率,这正是一个赛道走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