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公司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密切,推出辅助地方金融监管的工具产品“智能金盾”,助力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平台技术IT业务承载Light战略,构建金融科技全面竞争力。
2022年公司将原有研究院和研发中心融合并新设技术平台总部,围绕云原生、高性能、数智链构建金融科技全面竞争力:
1)云计算技术助力金融机构在战略层面敏捷创新、降本增效;
2)交易和清算场景的高性能计算在实现低延时与高并发方面不断突破;
3)区块链赋能金融,恒生区块链已打造范太链平台、HSL平台两大核心平台,覆盖电子合同、电子存证、信息披露、供应链金融等多个环节;
4)人工智能助力数据中台实现一体化平台建设和数据治理。公司未来也将持续加大前沿技术投入,依托技术平台JRES3.0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底座支撑。
6.2.互联网创新业务:云化转型赋能创新业务
互联网创新业务主要为基金、证券、信托、期货、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云服务、数据资讯、互联网等业务,分别由子公司来运营。
细分来看,云服务主要由云毅网络运营,数据资讯服务由恒生聚源负责,互联网金融IT业务由鲸腾网络负责,以及恒云科技负责公司的海外业务。随着金融上云的市场引导,云服务将推动公司创新业务进一步发展。
云计算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为了提高IT运维效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将数据和应用迁移到云端部署,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9年我国有近九成的金融机构已经或计划应用云计算技术,其中,41.18%的金融机构已应用云计算技术,46.80%的金融机构计划应用云计算技术。
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将自身的数据、客户、流程信息及系统通过数据中心或客户端发布到云端,从而改善系统体验、提升运算能力、降低运维成本,更好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我国金融云市场增长迅速。
随着金融客户使用云计算产品范围不断扩大,系统分布式改造与自主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云市场高速发展,据IDC最新数据,我国金融云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2.3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6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21%。
未来核心业务系统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改造是金融机构的重要IT战略规划,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我国金融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07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8.6%。
Online战略助力云化转型。
2018年公司制定“Online”战略:Move Online、Live Online、Think Online。其中,Move Online采用微服务、云原生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和技术架构的升级;Live Online通过场景、业务逻辑、产品的重构来实现解决方案的升级;Think Online通过大数据和AI实现生产力提升,开启智慧金融时代。
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云原生转型升级,目前已完成O45、UF3.0、估值系统6.0等多个核心产品的云原生升级,并且携手金融机构客户共同助力云运营和云生态的构建。
阿里云协同,恒生云成长潜力可观。
阿里巴巴于2013年推出金融云服务,经过十年的累积,阿里云在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绝对领先优势。
据IDC数据,2021年下半年我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11.3亿元,其中平台与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别为4.6亿美元和6.6亿美元,阿里云以24.4%的市占率稳居平台解决方案市场第一,恒生云也以5.0%的市占率位居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第五,迈入第一梯队行列。
2019年公司曾与阿里云联合发布NewCloud金融领域云解决方案,集成阿里云在laaS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为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提供“laaS+PaaS”的一体化建设和运维服务,未来恒生云有望同阿里云共建生态,实现强强联合,进一步提高公司金融云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