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年,涉及到的裁员大厂包括百度、阿里、腾讯、美团、京东等等。部分公司和员工好聚好散,部分公司和员工成了仇人,要说其中产生最大负面舆论的,莫过于我的前东家某度了。
01 裁员引发的负面舆论
据媒体报道,某度裁员从2021年12月开始,涉及到的裁员qq群人数近3000人。截止到目前,9个月过去了,不知道裁员人数增加了多少。
而被逼到反抗的员工维权事件,大大小小的近10起。比较知名的是,去年年底被裁的房产垂类pm豹哥。他被凤凰网采访的视频,曾短暂登上过微博热门话题,虽然几个小时就被公关了。
还有一位在科技园门口喊话让大家保留证据的女员工,她的视频也被多个微博大号转载过。
还有一位在鹏寰大厦崩溃被送往精神病医院的男同事,希望这位同事能好好的。
还有一些在公司内部论坛发帖,几天后,就被查无此人的斗士们。
还有在脉脉上讲述自己被裁经历的多位同事。
……
02 大厂的裁员政策
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大厂都在裁员,为什么有的能和员工好聚好散,有的公司和员工变仇人呢?表面上看是各厂的裁员政策不一样,实际上能通过裁员,看得出一家公司对待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态度。
腾讯裁员政策是,给员工n+3赔偿金,还有两个月的缓冲期。未来业务有起色了,公司欢迎大家回流。
阿里的裁员政策是,让被裁员工选择3选1,拿n+3或者n+1,给一个月缓冲期。近期归属的股票会进行折算,未休的假期按2倍或者3倍换算成工资。如果两个方案员工都不同意。公司可以给员工单方,让员工去仲裁。听阿里的朋友说,正是因为看到某度裁员闹出这么多负面,阿里才特别干脆,把赔偿都往足了算。
03 某度的裁员政策
再来看看某度的裁员政策,你会理解,为何会造成上面发生的数起舆论事件,以及产生2个裁员qq群和无数仲裁群的原因。
(以下为本人和同事亲身经历,保真)
首先,由经理和hr给员工排序,确认目标。锁定那些老实的、非嫡系的,工作年限长的、应届的、试用期的、刚结束哺乳期的员工。
第2步,活用pua小技巧。不给员工安排工作,但要求员工发日报。或者给员工安排工作,但逢汇报就是质疑、批评。
第3步,如果被针对的员工还不主动辞职走,hr就开始找考勤、打车的问题,以员工违反公司规定为理由,逼人走。
我一位同事因出差和疫情被隔离在家,有几天没有打卡记录,被公司给了单方。还有一位同事,因为使用了公司自己的网盘产品沟通工作被给了单方。
第4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