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红星资本局还联系了注册小程序页面的客服,该客服向红星资本局提供了两份相关资料的链接地址。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对于从事电商相关业务的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根据业务性质、行业、主营商品等维度划分类目,并按类目要求开发者相关经营资质。
其中,客服提供的一链接地址显示:在“商家自营”大类下,玩具、鞋靴、箱包皮具、乐器、家用电器、工艺品、宠物食品/用品、3C数码等25个类目都未有任何的资质要求。
在对资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只需要在注册页面提交营业执照等信息。

客服称,“/”代表无需资质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微信开放平台负责人曾鸣曾公开表示,2021年,微信小程序日活突破4.5亿,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增长32%。同时,小程序开发者已经突破300万。
据了解,2020年11月,微信小程序平台开通了交易投诉类向平台求助功能,协助用户解决小程序内的交易纠纷,用户可向微信平台发起投诉。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微信此前内测“小程序交易保障标”能力,这是对达到交易健康标准的优质小程序的一种认证,获得交易保障标的商家承诺保障用户交易资金不损失。
而对于微信小程序当前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9月21日,红星资本局向腾讯控股的相关负责人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余冬梅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