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所有抢首发的顾客都是潜在的黄牛,先抢到再说,好用就留下,不好用就卖掉。全民参与的激烈争抢误导了那些真正的黄牛,他们没有意识到,苹果日益精准的供应管理和升级策略,正在让iPhone消费者回归理性,“一个手机而已,多等几天又不是不行”。当苹果的创新越来越少,果粉们为信仰充值的动力也不足了,只有黄牛们还沉浸在过去的盛况中。
文 | 曹默涵
编辑 | 赵磊
运营 | 绘萤
黄牛崩溃那一天
“强力出圈”,是苹果公司给最新旗舰产品iPhone 14 Pro系列拟的slogan。
但新品发售后,最先强力出圈的,是一张有故事的网图——花坛草丛边上,坐了一排趿拉着拖鞋、垂头丧气的青年,其中一位左手掩面,神情苦恼。他们面前堆满了未拆封的iPhone 14系列手机。

图 / 网络
“首富们都来这里摆摊了……个个都是身家千万的大佬”,B站上,一条播放量高达60多万的视频里,夸张的旁白将戏剧效果拉满。标题明晃晃地写着:炒苹果14的黄牛亏惨了,“亏钱就亏五六万,赚钱就赚一两百”。
这是9月17日,iPhone 14及Pro系列共三款新机正式发售的第二天。
崩盘来得太快太急。前一天,袁伟一大早花了17000元从首发用户手里收了一台暗紫色1TB的14 Pro Max,当时市场价已经飙升到18000元,而它原本的官网标价为13499元。
袁伟守着市场价,期待它不断攀高后迅速脱手,但接下来几个小时内的变化让他直接傻眼——中午先是跌到16400元,紧接着再刷新变为15400元,临近傍晚,直接掉到了13800元,溢价只剩几百,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卖一台,他还得搭进去三千多。
每年这时候,都是黄牛们的“狂欢”,一套标准流程是:准时收看“科技春晚”苹果发布会,第一时间跑到朋友圈发布新机信息,同时从各种渠道囤好现货。等到正式发售的那一天,清晨就去苹果直营店排队,拽着每一位提着购物袋的顾客追问:“是顶配版本的Pro Max吗?高价回收!”
袁伟在北京做了多年电子产品回收生意,他早就发了朋友圈喊话:“暗紫色iPhone 14 Pro Max 512G和1TB,谁抢到了联系我,最少+1000起回收!”按照他去年的经验,炒新配色的顶配版,稳赚不赔,在最紧俏的时候倒手一台,就能净赚好几千。
但今年,现实狠狠地打了黄牛们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