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朋友们庆祝丰收的喜庆日子。日前,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线下主会场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会上,京东发布乡村振兴最新战略举措,将通过“品牌升级”、“服务升级”、“投入升级”,推出扶农助农、全程专业指导、全环节品控、专属培训等多项帮扶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京东集团拥有超过42万名员工,其中70%来自于农村,举办“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旨在助力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带动亿万农户扩大销售,增收致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数字经济对农业的赋能,更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们的共同努力。
作为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腊肉从“土货”发展成了亿元级的大产业,还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脱贫就是其中的典型,带头人就是北川禹珍实业董事长王华祁。

这对夫妻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王华祁是世代相传的北川老腊肉制作手艺人。2008年“5·12”地震时,王华祁失去了自己原配妻子,经营多年的工厂只剩下4根柱子。人生、家庭、事业面临着重组和重建。

2012年,王华祁和曾在绵阳做抗震志愿者的刘昱彤重组家庭,婚后两人不仅携手共进,将北川腊肉做到了年产值近一亿元,还共同养育了5个孩子,实现了家庭事业双丰收。“我人生最大的收获,就是1+1=7。”婚后,王华祁和刘昱彤生育了2个孩子,加之各自的孩子,共同组成了一个7人大家庭,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和睦。

创业多年,夫妻俩遇到过大大小小的不少困难,让刘昱彤最为感动的是北川人身上的坚韧和互助的精神。

有了妻子的支持,王华祁在传承羌族古法传统腊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市场对传统食品的质量需求,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多个高山生态黑猪养殖基地,带动农户增收。
同时,引进低温脱水设备和高低温交替烘烤设备,满足腊肉色香味感观和低烟熏味的要求,实现高山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突破腊肉加工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产品加工生产能力,能够满足5000头生鲜猪肉的冷藏和北川老腊肉的加工。
2017年,王华祁带领公司在北川坝底乡通坪村开展“川藏黑猪”新品种引进农业科技扶贫项目。通过投资800万元新建3600余平方米川藏黑猪母猪繁育场,在当地形成年产仔猪5000头的规模。根据合作计划,该村32户农户每年仅分红就达到了2000余元。依靠养猪产业,通坪村顺利实现了脱贫。
随后,王华祁又将这种模式复制到了全县的多个乡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先后与各乡镇的5家合作社签订生猪代养协议,并在全县建立了6个重点村的生猪代养基地,2019年带动农户2000余户,实现增收1380万元,其中带动基地内70余户增收263万元。
“我不能下地干活,他们给我猪苗,我帮他们养,出栏后他们以合同价格回收,这样一栏一栏地养着小猪,我的生活就好起来了。”对于这种模式,通坪村村民唐六庆满是感激。如今靠养猪,唐六庆一家年收入保持在20万左右,实现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