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接下来的境地会越来越危险,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新能源大爆炸每个月初都会分析新能源主要厂商的销量情况,之前小鹏汽车一直是新势力中的销量冠军,但那个时候leo就说它其实压力反而是最大的。
几个月过去后,小鹏的境地没有越来越好,反而有越来越糟糕的迹象,如果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不对,很可能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这个结论并不是因为8月份的小鹏汽车的销量数据不理想,也跟小鹏汽车的财务状况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虽然财务状况方面,它一直是三大新势力中最糟糕的。
小鹏的定位大问题
小鹏汽车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自身的定位问题。
有关注过小鹏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的,提前小鹏汽车,普遍的感知就是“它家的智能化好像还不错。“
这确实也是小鹏的核心定位,相应的,小鹏确实也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中,智能驾驶技术最成熟的一个。
这可能何小鹏的发家历史有关系,他是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又跟雷军非常熟,小鹏汽车也得到了雷军的投资,而雷军自己是从互联网行业起家,然后做硬件创业的,典型的软硬件结合,小米创业也是从做系统开始的,说白了,小鹏汽车的思路就是何小鹏和雷军之前成功的路径延续。
在他们的认知中:新能源汽车,就是大件的消费电子。
其实也没有错,但任何一番大事业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小鹏汽车其实是享受了新能源汽车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但在智能驾驶这一块,它很可能错在对于技术太乐观了,或者说智能驾驶,尤其是无人驾驶的时代来的比他预期要晚得多。
对于当下阶段,软件层面根本拉不开差距,无非就是L2,L2.5 这个水平,新能源汽车厂商之间的比拼,还要靠硬件本身。
如果大家仔细去观察一下自己或者身边朋友,乃至汽车社区网友的购物车心理变化过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现在很多人买想买新能源汽车,最开始的动力,都是被新能源汽车更加智能化被吸引过去的,但真正去购车的时候发现很多所谓的智能驾驶相关的软件,都要额外花钱配置,而且还不便宜的时候,比如说原来小鹏的智能驾驶软件包就要卖3万多块钱,特斯拉的FSD更是要话6、7万块钱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放弃!
如果这个车抛开了智能驾驶这个魅力加成的话,又无法在硬件层面,包括配置、内饰、颜值、品牌力、价格等方面,吸引消费者的话,他们就会转向其他厂商,寻找符合他们心理预期的产品。
再加上,很多车主使用了新能源车一阵子后,新鲜劲也过去了,他们都会有一个普遍的认知:现在的所谓智能驾驶相关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摆设,噱头,除了偶尔在高速路情况下体验一下,其他情况下,大家都不敢用,也不会去用。
再加上发达的互联网,这个舆论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也影响了潜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面临去魅过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自身的硬件层面的要求就会提高,尤其是性价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