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表示,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虽然有效促进了全球分工和合作,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但也造成了生产供应链条的脆弱性。一旦某个供应节点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对整体供应链造成影响。疫情之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成为热门经济话题,就是因为不同国家疫情状况不同,经济重启存在先后顺序,供应链难以正常运转。
“灯塔工厂”可以利用各项先进技术提高供应链韧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为例,陈勇介绍道,工厂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5G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工厂实现对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实时掌握供应商的生产状态、物料的运输状态等,并且对供应商的响应速度形成评价体系,提升对供应商的管理,保证工厂的生产节奏,从而提升供应链韧性。
![](http://imgq8.q578.com/ef/0928/5eee6845a78a4f78.jpg)
“灯塔工厂”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柔性装配岛”进行桩机核心部件装配(2021年9月27日摄) 受访者供图
“灯塔之光”示范转型升级路
“灯塔”并不是终点,而是“希望之光”,可以为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探索前行之路。
胡麒牧表示“灯塔工厂”的经验可以复制,具备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赋能。
“它们现在的高效率就是未来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让传统制造企业进入新的生命周期。”胡麒牧说。
拥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四个“灯塔工厂”的海尔是中国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企业之一。海尔的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便致力于为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智能化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新模式的普及。
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忠毅介绍道,在打造海尔“灯塔工厂”的过程中,卡奥斯提取和沉淀出自身的“灯塔经验”,实现对其他企业的赋能,比如在2021年帮助青岛啤酒打造“灯塔工厂”。
“灯塔之光”之所以闪亮,是因为有创新作为其发展内核。胡麒牧表示,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走出创新驱动的跨越发展之路,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从大到强”的华丽升级。
历史与实践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
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9.4%、28%提高到15.1%和32.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中国这十年来大国制造的非凡发展足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全新的考卷已然铺展,更难的考题等待解答。
着眼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2021年12月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专门部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对应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基本实现智能化。
业内专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就一定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宇琪 陈旭 张璇)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