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当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在物理学工程当中,则出现了很大的意见分歧,那就是,有人认为可以花费1400亿来建造超大对撞机,而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却持有反对意见。
我国在超大对撞机领域当中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难题,尤其是当国外的一些机构,都在研究出小型对撞机之后,我国在小型对撞机领域当中的发展,还是没有办法去攻克其中的相关技术。
对于我国目前在对撞机领域当中所面临的难题,有科学家则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与其花费长时间,以及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小型对撞机的话,还不如直接去建造一个大型的对撞机,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对撞机更好的发挥出实际作用,并且推进我国物理学工程的发展。
然而,要知道的就是,大型对撞机的研发背后,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想要花费时间去研究超大对撞机的话,这一项工程的建造,所要花费的成本,往往是更高的。
如果,中国为了这1400亿的超大对撞机,而开始了自己的研制和开发道路的话,这个物理学工程接下来的发展当中,便会出现更大的难题,而我国的科学家杨振宁教授则及时的站了出来。
最初,这个超大对撞机的研究预算是100亿元,而在接下来,超大对撞机的研究过程当中,却发现预算只有100亿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在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之后发现,这个超大对撞机的研究预算,竟然达到了1400亿。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三峡水电站总投资,都没有达到1000亿人民币,这样一个超大对撞机,却要花费1000亿以上,这样如此高的预算,无论是放在哪一个国家,都很难能够承受的住。
说到超大对撞机的话,之所以想要将这个大型机器研究出来,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研究希格斯粒子,这种希格斯粒子的研发,是有着一定的限制,那就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观察,而这种观察,仅凭肉眼是无法进行的,这个时候,对撞机就会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借助对撞机,便能够更好地去研究高速粒子的发展,并且找到这背后的规律,用来接下来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这种希格斯粒子早在欧洲,就已经被一些科学家们发现了,但由于当时相关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科学家们也并没有完全的确定这就是希格斯粒子。
如果说,希格斯粒子想要被发现,并且让科学家们找到起背后的规律的话,就必然是离不开对撞机,而小型对撞机却有着很大的限制,一方面,会让不少的科学家们无法观察,以及收集到更多的希格斯粒子,另一方面,小型的对撞机所获得的资源则是非常的少,根本就不够科学家们用来研究希格斯粒子。
而这种超大对撞机的出现,就能够让科学家们更好地去进行研究,甚至还可以通过这一台“庞然大物”,来确定所需要获取的希格斯粒子数值和数量,这能够更好的帮助人类,在物理学当中的发展。
因此,我国在准备建造超大对撞机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想要获得希格斯粒子的真正目的,不过,我国在建造对撞机之前,一直以来所运用到的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