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对国家有着一定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时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已经没有办法足够当前科学家们的研究了,再加上,这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使用时间,也比较的久一些,机器也难免会出现老化的现象。
如果想要去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希格斯粒子的话,将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同时,也无法能够得出准确的数值,会影响到人类对粒子物质世界的正确判断。
所以,科学家们才会说要去建造一个超大对撞机,而这种超大对撞机一旦出现的话,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除了能够带动国内真空领域的发展之外,还会影响到物理学界当中的相关领域,届时,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国内,在物理学领域当中超过其他的发达国家。
更有不少科学家们认为,如今的中国发展实力也是越来越强悍了,在有着足够完善的体系之后,配备着一台超大对撞机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当然,这种超大对撞机的建造,不是说只有部分科学家们同意就可以的,还需要召开相关的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当中,不少的物理学家们就可以畅所欲言,对这个超大对撞机项目,是否应该要进行或,者是其他的优缺点要进行一定的讨论,要是直接就确定研发和建造超大对撞机的话,反而会带来很大的后果。
而在这个研讨会当中,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我国不应该去建造这个超大对撞机的。
要知道的是,杨振宁在我国的物理学界当中,是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包括他在物理学界当中的影响力,也是非常之大的,我国的超大对撞机项目,之所以到现在都还并没有落实,也是因为杨振宁的反对。
起初,杨振宁来到研讨会的时候,不少人都以为,杨振宁将会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而实际上,杨振宁在接受学生提问的时候,就说到,高等物理的盛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正是因为杨振宁的这一番发言,让不少人更加清楚地知道,杨振宁仍然是坚持着自己原来的观点,而他也明确的说出,并不太支持中国研发和建造超大对撞机。
在此前,欧洲就建造过小型对撞机,而当时在建造出小型对撞机的时候,欧洲的总花费达到了350万人民币,这样的花费还是非常高的,即使是有了如此大的花费,不少科学家们的研究,仍然是会有着很大的限制。
紧接着,欧洲便想要建造大型对撞机,而这个大型对撞机的初步预算,在欧洲的许多科学家们的仔细盘算之后,第一阶段的建造就要花费630亿人民币,而这630亿人民币的话,数额确实是会非常的高。
因为,欧洲也是明显的认识到,小型对撞机尽管是非常的有用,但如果想要继续深入对希格斯粒子研究项目的话,将会没有办法起到更好的作用。
而当时,作为高能物理学研究所所长的王贻芳就认为,我国也应该建造出大型对撞机,他之所以会有着如此的信心,也是从中国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出发的。
彼时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无论是在科技领域上,还是在其他的表现上,都已经是有了明显的进步,尽管我国在小型对撞机建造当中,还并没有足够多的经验,但王贻芳仍然表示,中国的确是可以凭借着自己当前的科学技术实力,来建造一个大型的对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