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了吗?造了,可好像也没造,在造与没造之间好像也就只差一层窗户纸了,说造了,因为新能源汽车问界M5是由华为全程参与设计,车机系统,营销方案策划,品牌打造,甚至连销售都是在华为手机店完成的,这款车型的灵魂都深深打上了华为的烙印。
说没造,这真不是华为直接造的车,只是跟小康汽车合作的产物,但是这中间的地带越来越模糊了。在一次车展上,号称余大嘴的余承东亲自为问界车站台,又再次的语出惊人,说,M5 是用百万豪车的标准来定义的,而 M7 要超越百万豪车的标准,又在吹牛皮的大嘴,气得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都想扔鞋子,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余承东咋会这么卖力呢,不惜夹带私货也要让问界火一把呢。
要说华为真想造车,会没有这个实力?看看雷军的小米都开始自己造车了,那华为咋就不自己下场造车呢,这中间恐怕还是外部美国的打压和华为内部博弈的结果。
2018年1月9号,美国开始对华为动手,华为先是丢掉了美国第二大运营商的手机订单,随后FBI警告不要用华为手机,来看看这个美国打压华为的时间线,一系列的打压,任正非自然是心知肚明,华为的冬天到了,手机业务将会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在孟晚舟事件发生后,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就已经不单单是一家企业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国家对一个企业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也在寻找其他突破口,当时的可选性有三个,通信技术、云计算、智能汽车,而其中最为可能对冲手机业务下滑的就是汽车业务,汽车新能源本身是国家在倡导的,而且新能源汽车不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的高门槛,对于各大巨头来说,新能源汽车是个可以轻易进入的行业,看看小米就知道了,当然能不能做好就另说了,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华为确定了发力汽车行业的方针。
在5月份的时候,任正非公布了一份华为组织变动的文件,大意就是说,汽车产业正在从机械向ICT转变,ICT的意思就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所以华为要抓住机遇,成立了车BU,简单的说就是汽车部门被提升为了直属CEO领导的一级部门,并宣传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车,成为优质的汽车供应商。
自此,汽车业务在华为内部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这个时候,任正非给汽车部门定的基调就是华为不造车,只做供应商,这样全世界的车企都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如果华为造车,那自己的技术只能自己用,盘子做不大,要不怎么说任正非是老谋深算呢。
不过作为华为的另一名代言人,余大嘴可不是这么想的,华为只做供应商,充其量就是为别人做嫁衣,时不时就能上次热搜的余大嘴可不愿意,老爷子虽然定下了华为不造车的基调,但却并没有说死。
在2020年10月26号的时候,华为内部又发了一个文件,大致就是再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只专注ICT技术,甚至还说,谁要是再敢提华为造车,就调离岗位,通过这句话,其实咱们也大致可以了解到,其实华为内部是有相当的力量是支持华为造车的,不然也不至于发个文件来专门说这个事儿,不过在文件下边却给开了个小口,说本文件自发文起,有效期三年,这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华为造车的解禁日,也算是让公司内部的造车派有了个希望。
的确这两年里,华为真没有人说过要造车的话,就连一向大嘴的余承东也没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从余承东做的事儿上,却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刚开始的时候,华为还只是向车企提供一些标准化的零部件,比如华为的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等的,也就是零部件供应模式,这是最初级的供应模式,可以认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完事了。
而到第二个层次的时候,则是推出了HI模式,也就是Huawei inside的合作模式,这种要比上一阶段中的零部件供应模式更进一步,也就是给客户开发定制所需要的的功能,比如在跟阿维塔11的合作中,华为就将1000名工程师调往重庆,深度协同开发汽车技术,可以说是一种与客户的深度绑定。在这个阶段,至少可以看出,华为还是一家比较纯正的的汽车技术供应商,但是也有弊端,就是定制开发周期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