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美团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2021年,其研发成本涨幅高达53%,合计投入了167亿。看到这很多人就不理解了,美团又不是什么科技企业,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搞研发呢?人家小米一年的研发投入都没这么多,这钱到底花到哪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无人配送和自动配送车的研发上。据了解,截止到去年年底,美团已经在北京顺义二十多个小区里布局了自动配送车,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另外,美团在去年第三季度还加大了对外卖电商的补贴,这也是很大一笔投入。可能有人会问,美团都已经亏成那样了,怎么还加大补贴力度了呢?这跟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消费需求下降有很大关系,在此背景之下,很多商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所以就提高了商品价格。但要知道,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很难接受价格突然上调的,这样很容易造成客源流失,平台为了保障订单量,不得已之下就出手了。
再来说说滴滴,虽然现在打车平台很多,但滴滴的市场份额其实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这两年在限号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打车,按道理来说,滴滴的生意应该很不错。但这个平台却长期都处于亏损状态,这又是呢?
其实造成滴滴亏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台利润太低,入驻滴滴平台的司机每接到一个单子就能拿到80%的打车费,平台拿走的只有20%,而这20%并不是净利润,除去其他成本之后,最后的净利润也没剩多少了。再加上平台监管力度有限,导致部分司机钻空子,在接单后故意引导顾客不通过平台支付费用,而是私下把钱转过去。平台为其提供了顾客,但最后却赚不到这一单的钱,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也让平台损失了不少钱。算下来,滴滴从中拿到的净利润率只有3%。
其次,滴滴的疯狂补贴政策也是亏损的原因之一。想当年滴滴和快的的大战,双方靠的就是砸钱。据了解,当时两家一共砸进去24亿,这些钱绝大部份都用来补贴用户了,谁补贴的多,谁就能吸引到客户。据说那个时候程维拿到财务报表签字的时候,手都是抖的,因为他从来没想到会烧掉这么多钱。
光是吸引用户还不够,滴滴打车要想扛得住这么多用户,那也得有足够的司机才行。于是程维一咬牙:继续补贴!这个办法见效很快,不少司机都被吸引过来了,不过人越多需要贴进去的钱也越多,运营成本自然很高。
另外,滴滴还在对外撒钱。在业内,滴滴有一个称号,那就是“最会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滴滴起码拿到了200亿美元。这么看的话,滴滴应该很有钱啊,那钱呢?程维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想把滴滴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为此他开始在外大把撒钱投资,在东南亚地区他投资了GrabTaxi,在印度投资了OlaCabs,还在巴西投资了99Taxis,总之滴滴融资的速度有多快,程维投资的速度就有多快。
不仅如此,这两年他还开拓了外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业务,美名其曰走多元化道路,但这却给滴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亏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