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作为曾经的短视频第一股,又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呢?
第一、获客成本太高。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快手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快手的广告。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疯狂的营销模式,让其快速成长为了短视频巨头。但这种方法在带来流量和用户的同时,也悄悄埋下了祸根。随着短视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的用户增长差不多都到了瓶颈期,抖音可以凭借自身特色吸引大批年轻用户,但是快手除了砸钱营销之外,似乎已经没什么有竞争力的地方了,所以获客效果远远不如预期。
举个很直接的例子,大家就能体会到快手跟抖音之间用户量差距到底有多大了。快手之前为了引流特意花了高价请来了天王巨星周杰伦,但他的账号在快手也就只有3000多万粉丝,可能有人会说,这很少吗?这已经是顶级粉丝量了吧?在快手这个水平也许是顶级的,但在抖音肯定算不上。前段时间很火的全民健身教练刘畊宏大家都还记得吧,他再怎么火,名气肯定比不上周杰伦,但他在抖音只用了半年的时间,粉丝量就突破了7000万。两个人要是放在一个平台,刘畊宏恐怕很难超越周杰伦。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两个平台之间的用户基数本来就存在差距。
所以就算选择继续花钱营销又能怎么样呢?平台的用户留存率和增长率还是一直提不上去,日活用户一直在原地踏步,获客成本倒是一路飙升,2020年的时候平台每获得一个日活用户的成本为299元,但去年这个数字已经破千了。快手几乎已经陷入了花钱买用户的死循环当中,在这方面投入过多资金,也难怪最后会拖垮整体利润。
第二、主业务不出彩,其他业务又没竞争力。那些长期盈利的企业,他们一般都会先发展好自己的支柱产业,然后再去搞其他业务,但快手恰恰相反。
作为短视频平台,快手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线上营销和直播,但从去年的数据来看,这两项表现并不好。其中线上营销业务中,除了广告收益之外,其他基本上拿不出手。但就算是表现还行的广告业务,收入增速也从原来的160%下滑到了32%。至于直播,快手在这方面早就已经进入了下滑赛道,就连很多主播都直接搬家去了隔壁的抖音。2021年,直播业务丝毫没有好转的趋势,一年下来还下滑了6.7%。
在两大主业务日渐萎靡的情况下,被列为“其他”板块的电商倒是有了不错的表现,2021年全年交易额突破了6800亿,涨幅高达78%。但需要注意的是,快手最大的竞争对手抖音早就已经实现了万亿成交额,相比之下,快手还是慢了一大步。
最近两年为了收缩成本,快手甚至已经开始了裁员计划。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公司内部就有了裁员动作,国际化业务部门几乎全被裁了,算法、游戏这些部门也有部分人员被裁。但这对于拯救快手的巨额亏损缺口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想扭转局面,那还得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未来这个短视频巨头又该何去何从?
除了这三家之外,苏宁、理想、爱奇艺等多家企业都在亏损,这或许跟整体的经济形势、市场消费需求等有很大的关系,但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企业不可能没有问题。纵观这几家企业亏损的原因是有一定共性问题的,最关键的两点就是要么方向定位不够准确,没能抓好发展时机,要么急于扩张、盲目开拓新业务,没有把控好风险和成本。如果这些企业接下来不及时改正,很有可能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