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虽然目前市面上智能驾驶的方案多样,但对高精度信息定位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国联证券分析指出,结合自动避让、自动泊车等其他功能需求,目前有三种主要的自动驾驶方案:一是纯视觉方案,以特斯拉为代表;二是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使用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卫星导航模块、惯性导航模块等多种传感器,该方案被大多数公司采用;三是车路协同方案,将部分自动驾驶功能转移到路端,是百度看好的技术路线。这三种主要自动驾驶方案中均不可缺少高精度卫星导航。
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中, 位置感知功能大部分由高精度卫星导航+高精度惯性导航的组合导航支持,这相当程度上实现互补,减轻了单独导航时的卫星信号遮蔽或误差积累等问题,增加了系统冗余度。在纯视觉方案中,车辆自身并不必须使用卫星导航,但其进行环境特征比照基础——高精度地图的制作,需要使用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传感器。在车路协同方案中,车辆位置可由路端设备通过相对位置确定,但在路端基础建设不完善的地区,仍然需要依靠卫星导航进行定位。
廖建平则告诉记者,不同方案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会有一定侧重点,但目前都还没逃出高精度卫星定位的范围,这是所有厂家的高度共识。“因为通过卫星导航定位实现高精度定位,是最方便获取、也是最可靠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认为高精度定位产业的适用性比较强。”
财报显示,目前中海达在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阿基米德”硬件定位平台、ATP330高精度定位天线平台、GINS卫惯紧组合算法平台。通过引入AUTOSAR系统,在软件、算法上满足未来“由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迭代技术模式转变。未来仍将不断加大智能驾驶的GNSS算法、IMU惯导技术、高精地图融合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