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然是不希望大陆出现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所以从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开始,台湾当局就没放弃过对他的敲打,先是张汝京在台积电的股权被剥夺,然后是陈水扁隔三差五就给他开罚单,这边中芯国际一有突破,那边的张汝京就会收到一张罚单,数量还不少,每次都是500万起,典型的钝刀子杀。,终于到了2005年,张汝京实在受不了了,公开宣布台湾户口我不要了,你们让我耳根清净点比什么都好。
行政命令倒还好说,说到底张汝京是美国国籍,阿扁也不敢把他怎么着。
真正致命的还是台积电。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开始针对中芯的诉讼,主要是技术侵权。
张忠谋这辈子除了搞建设就是在诉讼中度过,告了这个告那个。倒也不奇怪,台积电是代工厂的龙头老大,整个东亚的代工产业都得从他这学技术挖人,随便找个大厂翻一翻都能找到台积电的东西,所以这诉讼一逮一个准。
这个也没办法,芯片代工行业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如果不利用现有资源,你连门都进不去。台积电就是带着德州仪器的技术成长起来的,张忠谋、张汝京、蒋尚义这些台积电的元老都是德州仪器的叛将,可以说德州仪器是台积电的黄埔军校;台积电又是亚洲代工行业的黄埔军校,三星、中芯、华宏都有大量台积电的技术大拿;中芯目前又是中国芯片行业的黄埔军校,大家仔细体会这里面的传承关系。
往大了说,除了芯片行业的鼻祖美国,整个东亚包括日本都是在学习和借鉴中前进,要说侵权,这些地方一个都没跑。区别就在于日韩台都是美国的小弟,所以老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是美国的敌人,所以美国人拿着放大镜挑你的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发展芯片困难重重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日韩台的条件,分分钟甩他们几条街,芯片行业基本上也就没日韩台什么事了。
了解这些你就能知道,中芯能发展这么快,肯定是用了很多原来世大和台积电的技术。张忠谋搞这种诉讼轻车熟路,加上美国人的偏袒,中芯接连遭受几记闷棍,本来蒸蒸日上的业务也被迎头摁住。期间为了躲开台积电的围堵,张汝京一度在DRAM上投入很多资金,不过当时DRAM市场是韩国人的天下,日本的NEC,德国的奇梦达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韩国人挑落马下,风头正盛的韩国人当然不会让中芯作大,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存储器市场遭遇寒冬,在烧几亿美元投资后,中芯也黯然退出了DRAM市场。
2009年台积电和中芯诉讼结束,中芯赔了2亿美元和10%的股份,张汝京也被迫离开中芯国际。
亏损、吃官司加创始人离职,经过这么几年的折腾,中芯元气大伤,再也没了昔日的冲劲。
问题还不止这些,中芯国际的股权结构本来很复杂,张汝京在的时候还镇的主场子,他走后那些原本看好中芯的资本产生了动摇,内部各个派别暗流涌动。
股权结构也发生变化,大唐电信重资入股。大唐进来可不是为了那点股息,他要的的中芯的控制权,所以一进来就搞事情,很积极的挑动代表大陆帮的杨士宁和台湾帮的王宁国内斗。
2011年中芯国际的定海神针江上舟逝世,两大创始人相继离开,台湾帮、大陆帮彻底放飞自我,在加上股东、董事会也在里面掺和,中芯内部乱成了一锅粥。2012年王宁国和杨石宁成了斗争的牺牲品,二人双双离职,这场斗争才告一段落,
在经历乱哄哄的几年后,2012年在董事长张文义的大力支持下,邱慈云接任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