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来,比亚迪的风头很盛。据德国之声报道,来自德国的欧洲汽车租赁龙头企业SIXT宣布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未来几年采购1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车全球龙头,比亚迪已经在销量端和其他车企拉开了巨大的距离,第三季度53.7万辆,大幅超越了特斯拉全球的34.3万。
比亚迪的惊艳表现,让人们再次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巴菲特。尽管巴菲特前段时间减持比亚迪股票1157.9万股,套现约30亿港元,但是持股比例还有18.87%。巴菲特14年来一直坚持比亚迪,从比亚迪那里得到了30多倍的投资收益。
巴菲特在长达60多年里维持10%左右的超额收益,这是非常罕见的成绩。巴菲特的选股标准可以简明地归结为好价格、好生意和好管理层三个要素。
价值的类型
对投资者来说,价格是你所付出的,是一目了然的,价值才是你所得到的。价值大约可概括为这么几类:资产型价值、盈利型价值和成长型价值。
对资产型价值来说,比较典型的是格雷厄姆的定价模型,只选择流动资产(现金、应收帐款、存货等)。
对盈利型价值来说,最可靠的衡量标准就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提出的把现有收益经过适当调整后得到的价值。如果盈利能力价值明显高于资产的重置成本,那么这个行业就存在进入壁垒,在位企业拥有护城河。
至于成长型价值是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成长性是最不确定的价值因素,因此也是格雷厄姆和多德型投资者最不愿意支付高价的价值因素。当公司的盈利能力价值明显地、持续地超过资产价值时,成长性才可能创造价值。
巴菲特认为不应该人为区分价值型投资者和成长型投资者,成长也是价值的一部分。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成长并不是优秀回报的充分或者必要条件。对处于公平竞争环境下运作、不存在竞争优势和进入壁垒的公司进行定价时,成长性是没有价值的。巴菲特寻找的生意是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成长潜力并不是最重要标准。如果它的成长迅速,则更好。但是即使没有成长,那样的生意也是值得投资的。因为这些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能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不用进行大量的资本开支以维持其高回报率,相当于找到了一只饭量不大但是下蛋不息的母鸡,这母鸡是否能下双黄蛋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巴菲特合伙企业早期的持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前两类企业。巴菲特早期把持仓分成低估类、控制类和套利类。其中的低估类就是以产业资本的视角来看的估值高于实际市值的这类标的。产业资本的视角在巴菲特的定义中就更偏于资产型价值。这些标的在投资者看来黯淡无光,没有太多利好因素,因此价格非常便宜,存在相当大的安全边际。为了维持组合的整体业绩表现,巴菲特是通过分散买入多只此类标的,通过分散来化解获利时间的不确定性。从他早期的业绩归因来看,这类投资是贡献了最多收益的品类。后来,他又增加了一类相对低估的品种,同品质的类似股票中选择估值相对便宜的那一个。此类股票一般是大盘股,因此难以参照产业资本给予的绝对低估。
巴菲特业绩比较 | 公开市场组合(1977-2021) | 全部持仓(1959-2021)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