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大部分销售已完全商品化的公司来说,不可避免的结局便是持续的产能过剩、无法控制价格滑落而导致获利不佳。当然产能过剩会因产能缩减(往往是碰到了行业性经营危机)或需求增加而自我修正,而这种修正的过程却是缓慢而痛苦的,当产业好不容易面临反弹时,却又是一窝蜂全面扩张的开始,不到几年又必须面对先前的窘况。因此保险业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模式。但是,保险行业有一个优点就是能产生大量的浮存金,这相当于是免费供给的资本。因此,只要能做好浮存金成本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平衡,保险这个生意又可以变成一个不错的生意。
选择优秀的管理团队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就是想要成为一个赢家,就是与其它赢家一起共事。
在伯克希尔时代,巴菲特在投资尤其是非公开市场的投资中最为重要的选择标准是优秀的管理团队,甚至对像可口可乐这样拥有顶级品牌的所谓好生意,真正促使巴菲特进行投资的催化剂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有新的优秀的管理团队。
美国广播的汤姆.墨菲、盖可保险的托尼、再保险业务的阿吉特、内布阿斯加家具城的B夫人等等都是伯克希尔事业的重要支点。有些是高端制造业,但是是非常普通的生意,比如珠宝店、家具城、物流公司、鞋业等等,既有在收购时就是连锁的业务,也有单店。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优秀的经营者。
人们常常认为通用动力案例违反了巴菲特常说的一些特征:稳定的行业、简单的业务。通用动力公司是个军工企业,产品包括导弹系统、防空系统、航天飞船、战斗机,业务并不简单易懂,也没有持续的杰出表现,而且在1990年前后整个行业都在萎缩,未来现金流完全难以预期。比如,1990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100亿美元,第二年就只有30亿美元。柏林墙倒塌之后苏联也解体,这意味着军备竞赛阶段性结束,军工行业的前景变得相对更为暗淡。1991年1月,通用动力公司任命威廉·安德斯为CEO。安德斯采取的战略是只专注于最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剥离其他业务。经过密集的资产处置,股东价值得以提高,通用动力公司的股价在1991年上升了112%。当通用动力公司宣布以荷兰式拍卖方式回购30%的股份时,巴菲特开始投资,以短期获利为目标。
但是,在他开始研究通用动力时,发现比尔·安德斯就任CEO不久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有清晰、明确、理性的策略,做事专注,在执行中充满了紧迫感,并且结果也真的是非常漂亮。由此,巴菲特放弃了短期对冲的打算,决定成为长期持有者。从1992年7月到1993年年底,伯克希尔当初以每股72美元购买的股票,收到2.6美元的普通红利和50美元的特别红利,分红之后,股价也上升为103美元。这笔投资在18个月的时间共录得116%的回报。如果你也通读巴菲特的股东信,会发现数不胜数的类似案例。
巴菲特在其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投资方法是经过了微调,虽然大的原则没有变化,但是具体权重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价格为王到中后期的赋予更大权重到优秀的管理层。当然,他也没有抛弃安全边际和对商业模式的考量,只不过优秀管理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了。
文|杨培鸿,容光投资FOF负责人
FOTT责编投稿邮箱:lynda.zeng@fott.top
FOTT会员订阅地址:https://www.fott.top/subscription/
免责申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观点只来源于受访者的看法,不代表惠裕的立场。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信息内容进行投资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