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国内技术区块链工作的前景是光明的。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末,国内有超过2100家区块链信息服务注册实体。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国内区块链市场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2020-2024 年)预计将达到 54.6%——全球最快。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国内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超过75万人。
红枣科技首席执行官、国家支持的区块链服务网络技术架构师何一凡表示,与潜力相比,当今国内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小。
“国内目前的区块链就像1992年的互联网,当时人们只认为互联网只能用来发送电子邮件,”他说,“而人们对区块链的理解仍然集中在加密货币上。” 他预测五年内对获得许可的非加密区块链人才的需求明显。
但五年内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一天就像一周,一周就像一年。尽管存在对区块链的法律限制,业内其他人质疑这种增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
“有时我们有一种偷工减料追赶西方的心态,”山东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师小张说。“但是,在 Web3 中,没有捷径可走。”
在 2020 年担任 Polkadot 中国的大使——为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协议社区做出贡献——之后,张建立了 zCloak Network,一个隐私保护的计算平台。作为一名从事 Web3 项目的高等教育教师,他的观点很少见。“如果我们只站在 Web3 世界之外,我们几乎不可能有收获,”张说。
尽管有禁令,大学生们仍在寻找进入 Web3 和加密世界的方法。尽管语言障碍很难克服,但学生们可以发现他们在使用 Twitter、Discord 和 Telegram 等西方社交和消息应用程序。
非正式地,学生们还与校友和私营企业联系,以了解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含义。THUBA DAO 是由清华大学学生区块链协会的学生发起的 DAO,于 8 月与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Uniswap 背后的公司 Uniswap Labs 举办了第一次 Twitter ask-me-anything 活动。同月,THUBA DAO 举办了一场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全球黑客马拉松,收到了 60 多个项目。
“政策对整个行业都有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理解代币并做出适当的监管,它实际上将成为国内区块链发展的瓶颈,”SAIF的胡说,他也是国内区块链的联合创始人,早期的元宇宙初创公司。但他对进展的看法是长远的,“在所有这些资源都涌入之后,我们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显着的成果,”胡说。
小编感慨国内的web3.0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