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华为正研发“无光刻机芯片”!外媒:绝对不会成功
麒麟芯片的崛起导致美国担惊受怕,只能通过断供政策限制华为的发展,甚至令华为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但是三年过去,华为不仅没有被打倒,而且开始研发“无光刻机芯片”企图弯道超车,令外媒惶恐,断言绝不可能成功。那么什么是无光刻机芯片?未来能够改变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命运呢?
一、华为为什么研发无光刻机芯片?
华为之所以生产无光刻机芯片,即是出于科技研发创新,又是被逼无奈。虽然美国自身不具备光刻机与芯片封装工艺技术,但是世界上最精尖的芯片、光刻机公司都与美国脱不开联系。
当今芯片的生产,主要有两步最重要的工具。第一步便是芯片生产,这方面需要光刻机的辅助,尤其是尖端芯片需要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进行加工,只有荷兰的ASML具备EUV光刻机的生产能力。
其次则是芯片封装,这方面台湾的台积电技术最好,已经实现3nm制程芯片的量产。而无论是ASML还是台积电,美国都是二者最紧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它们只能听从美国的断供政策,终止与华为的合作。因此华为想要生产出自己的芯片,只能绕过光刻机,通过“无光刻机模式”进行生产,那么详细又该如何操作呢?
二、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工艺
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分别是芯片堆叠和量子芯片。芯片堆叠的概念非常容易懂,那就是将两块芯片堆叠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芯片性能的目的。这个概念最早由华为提出,甚至苹果都采用了这个方式,生产出了M1 pro等芯片。
而我国的芯片封装工艺已经实现了14nm制程的芯片量产,如果我国能够将两块14nm芯片堆叠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块比肩7nm制程芯片性能的芯片,可以完美解决我国尖端芯片生产能力空缺的难题。
第二种方式则是生产量子芯片,这种芯片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硅基芯片,存在根本意义上底层逻辑的不同。它不再使用传统的硅基材料作为载体,而是利用量子层面粒子的碰撞来进行芯片生产,将会具备更高的精度以及信号传输速度,可能会引领芯片行业进入新的纪元。
因此在华为传出要通过无光刻机模式生产芯片,来实现弯道超车的时候,外国媒体会感到惶恐以及难以置信,而外媒的质疑也并非空穴来风,如今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华为想要实现无光刻机芯片生产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
三、无光刻机芯片的缺陷
首先是芯片堆叠工艺,这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芯片堆叠导致的芯片体积增大。如今全球对于尖端芯片需求最旺盛的产业,无疑是智能手机。但是智能手机体积很小,对于芯片的厚度以及散热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芯片堆叠出的“精尖”芯片,恐不能符合手机市场的需求。
但是随着万物互联以及智能家居的兴起,现在无论是无论是汽车还是智能家具,都对芯片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华为可以选择进军汽车与智能家具市场,将芯片堆叠工艺发扬光大。
其次则是量子芯片面临的技术难点,几乎是当今科技界都难以克服的难题,那就是量子层面上的能量难以把握,无法按照需求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量子芯片固然是一片沃土,但是量子科技的产业化、生产工序的完善仍旧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完善。
虽然如今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仍旧在摸索阶段,却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封锁短时间内消除无望、光刻机难以研发成功的当下,采用无光刻机模式未必不能成为弯道超车的一种选择。相信在中国科研人员不断地努力之下,未来中国必然能够生产出自己的芯片。
结语
因为被限制无法进口光刻机,华为只能通过无光刻机模式生产芯片,企图实现弯道超车,但是无论是量子芯片还是芯片堆叠都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想要成功投产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些问题都可以被迎刃而解。
对于华为生产无光刻机芯片,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大家觉得未来中国能够生产出自己的芯片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imgq8.q578.com/ef/1018/d96e3d7cdac49e82.jpg)
![](//imgq8.q578.com/ef/1018/fafe6399c2fd958b.jpg)
麒麟芯片的崛起导致美国担惊受怕,只能通过断供政策限制华为的发展,甚至令华为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但是三年过去,华为不仅没有被打倒,而且开始研发“无光刻机芯片”企图弯道超车,令外媒惶恐,断言绝不可能成功。那么什么是无光刻机芯片?未来能够改变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命运呢?
一、华为为什么研发无光刻机芯片?
华为之所以生产无光刻机芯片,即是出于科技研发创新,又是被逼无奈。虽然美国自身不具备光刻机与芯片封装工艺技术,但是世界上最精尖的芯片、光刻机公司都与美国脱不开联系。
当今芯片的生产,主要有两步最重要的工具。第一步便是芯片生产,这方面需要光刻机的辅助,尤其是尖端芯片需要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进行加工,只有荷兰的ASML具备EUV光刻机的生产能力。
其次则是芯片封装,这方面台湾的台积电技术最好,已经实现3nm制程芯片的量产。而无论是ASML还是台积电,美国都是二者最紧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它们只能听从美国的断供政策,终止与华为的合作。因此华为想要生产出自己的芯片,只能绕过光刻机,通过“无光刻机模式”进行生产,那么详细又该如何操作呢?
二、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工艺
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分别是芯片堆叠和量子芯片。芯片堆叠的概念非常容易懂,那就是将两块芯片堆叠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芯片性能的目的。这个概念最早由华为提出,甚至苹果都采用了这个方式,生产出了M1 pro等芯片。
而我国的芯片封装工艺已经实现了14nm制程的芯片量产,如果我国能够将两块14nm芯片堆叠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块比肩7nm制程芯片性能的芯片,可以完美解决我国尖端芯片生产能力空缺的难题。
第二种方式则是生产量子芯片,这种芯片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硅基芯片,存在根本意义上底层逻辑的不同。它不再使用传统的硅基材料作为载体,而是利用量子层面粒子的碰撞来进行芯片生产,将会具备更高的精度以及信号传输速度,可能会引领芯片行业进入新的纪元。
因此在华为传出要通过无光刻机模式生产芯片,来实现弯道超车的时候,外国媒体会感到惶恐以及难以置信,而外媒的质疑也并非空穴来风,如今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华为想要实现无光刻机芯片生产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
三、无光刻机芯片的缺陷
首先是芯片堆叠工艺,这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存在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芯片堆叠导致的芯片体积增大。如今全球对于尖端芯片需求最旺盛的产业,无疑是智能手机。但是智能手机体积很小,对于芯片的厚度以及散热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芯片堆叠出的“精尖”芯片,恐不能符合手机市场的需求。
但是随着万物互联以及智能家居的兴起,现在无论是无论是汽车还是智能家具,都对芯片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华为可以选择进军汽车与智能家具市场,将芯片堆叠工艺发扬光大。
其次则是量子芯片面临的技术难点,几乎是当今科技界都难以克服的难题,那就是量子层面上的能量难以把握,无法按照需求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量子芯片固然是一片沃土,但是量子科技的产业化、生产工序的完善仍旧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完善。
虽然如今华为的无光刻机芯片生产仍旧在摸索阶段,却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封锁短时间内消除无望、光刻机难以研发成功的当下,采用无光刻机模式未必不能成为弯道超车的一种选择。相信在中国科研人员不断地努力之下,未来中国必然能够生产出自己的芯片。
结语
因为被限制无法进口光刻机,华为只能通过无光刻机模式生产芯片,企图实现弯道超车,但是无论是量子芯片还是芯片堆叠都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想要成功投产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这些问题都可以被迎刃而解。
对于华为生产无光刻机芯片,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大家觉得未来中国能够生产出自己的芯片吗?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http://imgq8.q578.com/ef/1018/d96e3d7cdac49e82.jpg)
![](http://imgq8.q578.com/ef/1018/fafe6399c2fd958b.jpg)
![](http://imgq8.q578.com/ef/1018/8e9c33e49de6ab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