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当时有一篇文章《对中国农话网与交换机产业的一点看法》,里面就表达了对市场形势的长远看法。
文章提到:“中国电子工业中,唯有程控交换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拳头产品。”
研发时期,任正非经常跑北京找专家请教,因此结识了孙亚芳。
同是老乡,又性格豪爽,彼此相见恨晚。
1992年,华为C&C08交换机尚在研发中,但任正非已囊中羞涩,连工资都难以为继。
当时,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发布“英雄帖”:谁能为公司筹集1000万资金,可以一年内不用来上班,工资照发。
只是那时的华为员工个个都是穷学生,毫无筹款能力。
听到华为资金不足的消息后,孙亚芳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全部积蓄,并通过自己的关系帮任正非贷款200万元。
在任正非最艰难的时期,孙亚芳不仅为华为筹到“救命款”,还毅然接受了任正非的邀请,加入华为。
吸引孙亚芳的或许并不只是灿烂的行业前景,或许是任正非的热情实在难以抗拒。
下定决心走自立研发路时,任正非心里清楚,华为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加盟。
那年,在华为资金还十分紧张时,任正非就在高校林立的北京组建了研究所。
成立后不久,任正非前去视察,觉得招来的人太少。
时任所长辩解说,怕招来的人没事儿干。
任正非生气地说:“我叫你招你就招,没事做,招来洗沙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