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中关村在线
说到智能手机在形态上的最大改变,折叠屏肯定是不少人想到的第一个答案。而从2018年第一台折叠屏手机诞生到现在,4年时间使这一品类变得足够成熟,市场上的主流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
从左到右依次为小米MIX Fold 2、华为Mate X2、vivo X Fold+、OPPO Find N
因此,现在可以为市面上的折叠屏产品进行一次横向对比,看看“从尝鲜到常用”的它们,在使用体验上能否达到旗舰手机的水平。这一次横评我们选择了折叠屏产品中最为大众的横折品类,挑选了“堆料优先”的vivo X Fold+、“形态优先”的OPPO Find N、“轻薄优先”的小米MIX Fold 2以及目前市售最贵折叠屏之一的华为Mate X2,总价格接近5万元。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不同设计思路下的四款折叠屏机型在表现上有哪些不同吧。
01 设计:在同一套设计中挖掘新意
虽然我们本次选择的四款折叠屏机型都采用了横折设计,但它们的相同之处也就仅限于此了。实际上也恰恰是外观上的不同最为显著的区分了它们的设计取向。考虑到折叠屏产品的结构更加复杂,我这次会从尺寸、重量、折痕这几方面来分开讨论。
考虑到折叠屏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屏幕,这四款产品的尺寸自然也围绕这屏幕来定义。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大厂商都意识到了外屏的重要性,本次参与测试的四款产品都没有使用细长的“遥控器”外屏,vivo X Fold+、小米MIX Fold 2、华为Mate X2均为21:9,而OPPO Find N由于追求小巧,采用了18:9的屏幕,看视频黑边更小。
折叠屏已经成熟各有所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最好。不错不错不错不错这个横评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知道选购哪一款折...及时雨啊?
OPPO Find N的外屏采用18:9的比例
由于外屏尺寸接近,因此vivo X Fold+、小米MIX Fold 2、华为Mate X2的内屏尺寸也十分接近,均为8英寸左右。OPPO Find N的内屏尺寸稍小,为7.1英寸。不过由于屏幕比例更加接近横屏,在看视频等场景中反而更有优势。
厚度方面,OPPO Find N由于尺寸更小,不可避免的获得了全场最厚的15.9mm折叠厚度,不过搭配更加圆润的外观设计,也并不会让人感觉过分厚重。华为Mate X2与vivo X Fold+在折叠厚度上较为接近,但华为在这里用了个“小花招”,Mate X2采用的楔形设计使其在最薄处的折叠厚度仅有13.6mm,展开状态下最薄处更是仅有4.8mm。
华为Mate X2采用楔形设计
不过如果说到薄,那还是得看看小米MIX Fold 2,折叠状态下11.2mm的厚度和戴着稍厚手机壳的直板手机几乎没有区别,展开后5.4mm的厚度更是让人有种在拿着一张纸的感觉。而考虑到USB-C接口的限制,相信这个厚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折叠屏手机的极限了。
小米MIX Fold 2的展开厚度接近USB-C接口厚度
看过了这四款产品在尺寸上的不同,其重量表现也就不难猜测了。但我首先需要在这里声明,除非你是那种手持贴膜带壳iPhone 14 Pro Max无压力的“壮士”,否则当前的横折折叠屏产品对手腕的压力还是要大于直板手机的。vivo X Fold+拥有全场最重的311g重量,这大概也是硬件规格拉满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华为Mate X2在续航上削减部分规格后,重量也随之下滑到295g;OPPO Find N由于有着全场最小的机身尺寸,重量进一步减轻到275g;小米MIX Fold 2 262g的重量其实已经是目前折叠屏机型里最轻的,但由于其机身厚度过于震撼,所以反而显得它的重量不够出彩了。
至于折痕问题,作为折叠屏手机的资深用户,我自己的使用感受与大多数折叠屏用户一致:买之前会关注,使用中不在乎。毕竟根据我个人的使用来看,折痕明显与否,主要取决于你所处环境的光源情况。在无直射光源的室内,即使是初代MIX FOLD的内屏折痕也并不过分引人注目。并且由于这四款产品都采用了水滴铰链设计,其折痕控制也都算得上是目前的第一梯队。不过如果你确实对折痕十分敏感,建议还是去店里实际体验后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