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只要踩刹车时的起始速度高于5公里每小时,那么刹停瞬间的踏板软硬度就不会突变。细微的条件区别带来完全不同的刹车脚感,很有可能是刹车助力的逻辑存在瑕疵,建议厂家关注一下。
凡尔赛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驾驶者在主动意愿下转弯、变道、并线,车头的指向性会很好,车尾跟随性也很及时,但在被动意愿下做紧急避让的动作时,车身会有一点拖沓。

PHC自适应液压避震为了过滤掉路面的细碎震动,所以初段行程设计得很软,在急转弯的瞬间,车身的重心偏移先去压缩这一小段软行程后,才能完全传递到外侧车轮上,所以就出现了一定的延迟。
不过任何问题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公平的,紧急避让时车身确实有拖沓现象,但很轻微,远没有严重到影响安全的地步,事实上它的第三方麋鹿测试成绩为80.4km/h,在同价位中也属于比较优秀的成绩。当然了,如果是去追求竞速,这势必会让你损失不少切弯速度,所以刚才我也说了,凡尔赛绝不是运动的车。
另一方面,凡尔赛的离地间隙虽高,但侧倾却没有想象中得那么大,至少它的侧倾程度更接近轿车,而不是SUV,原因也在PHC避震上,因为PHC的行程中后段是越来越硬的,所以当车身重心转移到一定程度后,外侧轮的避震就会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从而避免侧倾进一步恶化。

另外,方向盘的手感总体偏轻,不过好在设计了随速增益和随转角增益,高速并不会觉得发虚,但是在超低速或0速时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当轻微转动方向盘时,可以感觉到手感有一点发涩,或者说有一点拽手的感觉,这是由于电子转向助力的电磁力控制不够细腻造成的,这也是现在很多电子助力车型的通病,算是硬件机能的限制,过去液压助力时代就不可能有这种问题,不过这并不影响操控,纯粹是手感瑕疵。
最后这辆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表现一般,所以在狭小空间算不上是一辆掉头很灵活的车。一辆车的操控性往往是争议最大的,因为每个人对操控和安全的理解千差万别,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亲自去试驾。
接下来说说行驶品质。因为PHC的存在,凡尔赛的底盘滤震风格很独特,具体的表现就是非线性。路面的细碎震动过滤得很彻底,大起伏时反而变得有路感起来,它既不是单纯的软,也不是单纯的硬,而是一种韧,有点像朝鲜冷面的口感,面条本身是软的,但真想咬断又很难,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不同人对凡尔赛滤震的评价完全不同。

拿过减速带来举例,在上减速带的瞬间不会觉得冲击有多大,但是在下减速带的瞬间会觉得后劲十足。如果以上减速带的感受来评价,避震就是软的;但如果用下减速带的感受来评价,避震又是硬的,很诡异。但总体来说,对我而言还是舒服的。

隔音静谧要给好评,主要归功于205的窄胎,不光窄,固特异御乘的花纹本身也是节油和静音的设计,所以胎噪很小,即便上了120的高速也不是很明显。不过在高速行驶时,风噪的控制没有胎噪那么彻底,毕竟风噪的抑制更依赖好的隔音材料,成本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