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的方向来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大一点还可以帮助国家建设国防科技,比如反无人机方面或其他的不明飞行物的侦测识别,智能作战系统,等等。
当然最好的选择是在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允许前提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像乔布斯一样,做出属于自己的一款产品,用来改变世界,或者像马斯克那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工智能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的婴幼儿时期,未来的机会非常的多,今天的时代已然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那么创富造富的机会也潜藏在人工智能行业,如果还有机会把握,那么一定不要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世界上的富有人群中,人工智能的从业者将会逐渐增加,占据半壁河山。
四、报考人工智能专业该如何择校?
纵观目前开展了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确实不少,从2018年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开展了人工智能专业学院后,国内其他大学也进入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热潮期,各大学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发展,就连一些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
但是放眼整个国内,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能给学生教授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有多少,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并非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都能够教授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在国外已经是发展非常成熟的专业了,前文提到了人工智能在国内是最近这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热门专业,国内相关的人才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可想而知,除非是很早就在人工智能行业开始研究的大学,否则就冲着人工智能的热度开设专业,在教学质量上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仔细缕一缕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国内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从2015年才开始正式大量的发展起来的,相当于国外发展了六十年,而国内发展了六年,虽然六年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培养的人才数量却是极少的。目前国内企业需要的相关人工智能人才都不够用,能够给学校用的人才真的不多,除了一些名校本来就有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机构以外,其他跟风的高校又有多少师资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来保证学生学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呢?又这么能够保证学到的知识是和企业所需的知识一样呢?如何来保证毕业后的就业呢?这些都是需要来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人云亦云,听到人工智能专业火热,行业薪资高,就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往里冲,是有很大的风险的。毕竟近年来国内的大学也逐渐走向商业化路线了,很多高校都是靠生源活下去的,想靠着财政补贴生存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择校的时候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然被表面的宣传所迷惑,填报了一个三流、四流、五流的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看似在大学学习人工智能,但是四年以后就业的时候就会发现,同样都是人工智能专业,为什么和别的院校比,差距这么就那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