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莞房价真实涨幅超过30%,甚至超过了深圳。但因未纳入统计局70城的范围,所以没能出现在榜单上。
宁波、徐州、银川、唐山、成都5个城市的二手房同比涨幅都超过了8%,排在第二梯队。西宁、沈阳、广州、无锡涨幅都超过了7%。
而我们观察房价涨幅最高的20个城市,以北上广深为排头兵,成都、杭州、沈阳、无锡、合肥、厦门等一众二线城市为主力军,以徐州、唐山、温州、扬州等地方经济强市为先遣部队,共同拉动了一年的涨幅。
这才是楼市上涨发出的最强烈信号。
有涨就有跌,分化依旧是最大的行情。
26个下跌的城市中,牡丹江直接下跌10%垫底,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的城市。
此外,南充、天津、郑州、北海、贵阳、泸州、太原、哈尔滨的跌幅都超过了3%,加上济南、石家庄、青岛、烟台、呼和浩特、长春,北方一众核心城市,房价都跌回了一年前。
而下滑更厉害的,要数环京的廊坊,距房价最高点时已近腰斩。

南北城市经济的分化,必然导致房价的分化还将持续。
3
而我们把时间拉长到5年,“十三五”期间房价的表现,或许更能印证这观点。

(点击查看大图)
5年来,70个城市有69个取得上涨,仅有牡丹江一个城市下跌了1.6%。
而涨幅最高的依旧是深圳,85%的涨幅傲视群雄,也是唯一一个涨幅超过80%的城市。
合肥以68%的涨幅排在第二位,其表现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在船长过去总结的10年来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合肥在GDP、消费、资金总量的增幅表现,都高居全国前三。
这座行政上划归中部,却在实际发展中紧绑长三角的城市,依靠稳步的经济增长,房价在2016年开启暴涨模式,成为当时“房价四小龙”的领跑者。
此后,无锡、广州、杭州、北京、南京的房价涨幅都超过了50%。广州、北京两个一线城市的涨幅在情理之中,而杭州则得益于近年来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发提升,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一二手倒挂的特殊现象,也产生了“万人摇”的火爆现象。
厦门、上海、武汉的涨幅都超过了45%。
值得注意的是,5年来房价涨幅前10名的城市,仅有北京1个北方城市,南方城市实现霸榜。
而在涨幅后10名的城市,是牡丹江、锦州、湛江、常德、遵义、岳阳、桂林、贵阳、韶关、包头。
你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南方城市都在上涨,而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
一面是一二线与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分化,一面是南方与北方城市的分化,2021年的楼市,势必还会延续这个态势。
还是那句忠告:选择那些经济有活力、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选择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