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上面的问题,我们的医疗财务支出在增加这是事实,但是更客观的事实是:可选择医疗项目在增加。
毫不避讳的说一句,现在能把你腰包掏干净的大病大疾治疗,放在三十年前你连掏钱看病的机会都没有,一旦确诊就只能回家等死。
很多在现在需要高额医疗费用的病症,放在以前那就是绝症。
科技在进步,供给在增加,不是因为医疗费用在疯狂上扬,而是因为可以救治的项目在增加。
就拿我父亲来讲,5年前因为一次酗酒事故发生了胃穿孔,在医院进行胃部检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他患有胃癌。
这放在以前别管是早期还是晚期,医生的医嘱肯定是说:“想吃啥就吃啥,该花的钱就花了吧。还有啥没了的心愿早早就办了,别有心理压力。”
但是放在现在,我父亲的胃癌手术过程虽然花费了几十万,但是目前我们家老爷子活的那是龙精虎猛,前段时间还中气十足地跟复诊医生对着骂街来着。
连被骂的医生都说,听见老头这么中气十足的骂街,我很欣慰啊!
搁早几十年,他哪来的机会跟人骂街啊?
所以我认为,如果因为别人救了你的命,所以你说别人黑心赚了你的钱,这不仅不理智,而且不道德。
6
同样因为供给增加而抬高的支出水平依然有很多,比如汽车。
1980年全国居民汽车保有量总共178.29万辆,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全国公路上跑的车加起来都没有200万辆。
200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609万辆。
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328万辆。
买车已经从当年绝对的富豪标配、阶级象征,成为了普通民众家庭都可以接受的普通选项。
那么因为买车而增加的收入占比,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进可支配收入比例当中去呢?